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特别报道]“花香门第”飘香来
2015-03-13 10:06:23 来源: 作者: 【
导读:3月12日,又是一年植树节。作为国家级园林城市,扬州人对绿色有着特殊的情愫,从大力植树造林,到人人参与的庭院绿化。

   
     拂云:精致盆景小院
   
    “拂云”小院位于城区凤凰桥街138号,从院前走过,丝毫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推开院门,却是别有洞天,30平方米左右的小院子,一派生机盎然,银杏、桃树、金雀、海棠、翠竹等数十种盆景“镶嵌”在窗台、山石以及院内可以摆放东西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微型盆景摆放错落有致,并不显得繁杂,一株攀附着常青滕的高大老槐树,为小院增添了几分韵味,槐树的枝头倔强地伸向天空,好像要揽住天上的云彩,“拂云”小院的名字由此而来。
    小院的主人陆万青今年已经93岁高龄,退休后在家种花弄草,并自己动手制作小盆景。“看着幼苗一天天长大,再经过自己的手变得‘不拘一格’,心里非常开心。”陆万青说,亲近绿色能让人“气顺”,因此他的身体一直很好,很少有什么毛病。陆万青主动为周围邻居义务讲解盆景制作知识,带动大家在庭院养花种草。
    “拂云”小院以前只有陆万青一个人照应,长子陆永祥退休后,也主动加入,在父子俩的精心打理下,小院内盆景等绿化的品种越来越丰富,陆永祥还在小院内挖了个小池塘,修了座“半亭”,小院“越来越有模样”了。
    “从学做盆景开始,越干越有兴趣,退休生活有了乐趣。”72岁的陆永祥告诉记者,现在政府也倡导绿化进家庭,让他觉得和老父亲一起打造“拂云”更有劲头,“更多的家庭重视绿化,大环境会更好”。
    “就地取材、变废为宝。”陆永祥告诉记者,这是“拂云”小院最大的特色,他们都是从幼苗开始栽培,长大后再移栽到盆里进行制作,修剪下来的枝条再进行培植。在这个精致盆景小院,这样的“特色”随处可见:假山由常见的废弃石块堆积而成,盆景的底座是捡来的树根和石块做成,“无名”的小草也被移栽到盆里供养。“‘造绿’不一定要多大的资金投入,‘有心’就有收获,既可以美化自己的生活,也能为‘绿扬城郭’添彩。” 陆永祥表示。 
   
  
   月庐:古巷民居“春色满园”
   
    “月庐”是位于老城区永胜街的一处民居,被圈内人称为“私家庭院”中的“后起之秀”,虽然房主在此“造绿”时间不长,但景色确是“高大上”。初春时节,“月庐”院内长满绿叶的木香夺墙而出,引来过往的行人驻足观赏。
    “木香快开花了,到时候老远就能闻到花香。”3月6日,房主陈女士给慕名而来参观的市民耐心地介绍。走进“月庐”,修竹、芭蕉、木香、凌霄、茶花、杜鹃、榆树、茶梅、十大功劳等几十种植物有序分布在六七十平方米的庭院内,形态各异,参差搭配,疏朗有致。在庭院的一角,粉红色的茶花娇嫩玉滴、竟相开放,凌霄等攀爬类植物沿着墙壁、屋檐乘势而上,充满生机和活力。“月庐”的绿化布置可谓“见缝插针”,在连通庭院与主屋的圆形“二道门”上,也点缀了两盆吊兰,门内的天井摆放着两大盆郁郁葱葱的铁树,主屋客厅的古典家具上,摆放的君子兰、菊花等10多盆盆栽植物,就连院墙边一块不足两平方米的角落,也种上了桂花树和络石。
     “月庐”是陈女士几年前买来的一处民居老宅,经过精心修葺一新,并特地预留了宽敞的前庭后院种植绿化,如今已是“一年四季都有花开”。“这朵茶花大年三十开得嫣红色,一家人看了不晓得有多开心!”陈女士告诉记者,工作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养花”和“赏花”,家里种些花花草草,不但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能给生活增添乐趣。在她看来,有“春色满园”相伴,生活会变得更精致。“我家现在有四、五十种花,后院还在完善中。”陈女士表示,“秀美扬州”是她最大的期待。
   
    春竹苑:邻里分享绿色
   
    “老刘,给你送‘美人蕉’来了!”3月7日,家住四季园春竹苑的陶林实将一株美人蕉送到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刘先生家,手把手地教他栽种幼苗,还传授了一些养护要领。在春竹苑小区,邻里之间互赠“绿色”是常事,当天,陶林实将自己培育的美人蕉、大丽、修竹等幼苗分别送给了3位小区居民。
    在陶林实家的阳台,10多盆盆栽植物一字排开,既有常见的吊栏,也有巴西大岩桐、铁皮石斛等名贵品种。家里种不下,陶林实就将小区的空地利用起来,他家所在的17幢住宅楼边的“小花园”里,栽种着樟树、香椿、木芙蓉、紫荆、青枫、杜鹃、茶花等数十种花苗,有的刚破土而出,有的已经花枝招展。
    “以前很多人不理解,总觉得我‘有私心’,看到我种的花木长高了,便投诉我扰民。”陶林实告诉记者,为了赢得左邻右舍的支持,他动员大家一起养花,现在周围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几年时间下来,在自家阳台种花的人多了起来,大面积种花的已有20家左右。”陶林实表示,这些花木都是从幼苗开始培育,花种在网上买的,也有自己扦插的。   
    记者在春竹苑小区走访看到,分布在住宅楼前的一块块“绿花园”已经初具规模,24号楼前,低矮的灌木围成的天然栅栏内,二三百平方米的小花园里枇杷、芭蕉、栀子花、桂花等花木长势喜人。“有了一个个小花园,小区的环境好了,居民家的阳台也美了。”
   
    “花香门第”受热捧
    
    3月12日植树节前夕,市园林部门开展了“花香门第”评选活动,家庭阳台养花、庭院养花和社区养花的市民都可报名参加比赛,市园林部门还将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最终评选出“花香门第”。市园林局绿化办的裴建文主任表示,此次活动意在鼓励市民家庭养花,做好家庭的阳台、庭院绿化。“一个家庭在阳台添绿3平方米,2万个家庭的造绿面积就能有荷花池公园陆地部分那么大。”裴建文表示,将引导更多的家庭进行“阳台绿化”,通过美化身边的“小环境”,实现公共绿化面积和城市大环境的整体提升。
    “花香门第”评选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但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自己也想在阳台种上几盆花,但苦于没有养花的技术,“花养养就养死了,再养就没信心了。”一些家庭养花多年的市民也有困惑,经常会遇到一些“技术”难题,“院墙边‘爬’满了密密麻麻的‘爬山虎’,将老院墙挤出了条裂缝,无奈最后只能全部剿灭。”老城区雅官人巷的葛先生表示,“自己也知道家庭绿化好处多,但‘吃不准’阳台上种什么合适?”
    市园林局专家建议,葛先生可以改种攀爬能力弱些的凌霄,但由于凌霄攀爬能力不太强,初期需要人工引导,可用枝条等骨架定枝蔓,同时要适宜凌霄要求土壤肥沃的沙土,施肥过多将影响开花。对于阳台养化,园林专家建议,市民可以选养迎春、月季、石榴、杜鹃花等喜光照、耐干燥、耐湿热的盆栽,金橘、四季橘、石榴、仙人球等果类多肉植物,以及松、柏、铁树等叶类植物也比较适合。“如过市民有技术方面的需求,园林部门将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裴主任表示。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寻宝·收藏]华夏第一字对 下一篇[新闻调查]身边隐藏的“霸王条款”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