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焦点

TOP

不必为非遗杞人忧天
2024-09-05 14:10:49 来源: 作者: 【
导读:朱欣让非遗通草花渐入佳境的消息,经《扬州日报》“品味人生”专刊推出后,社会为之关注,外地媒体闻讯后也来扬进行深度采访。其中《现代快报》的报道给人的印象最深,以故事见长的风格一以贯之,靠细节取胜的功力非同寻常,凭读罢掩卷沉思而棋高一着。《..

朱欣让非遗通草花渐入佳境的消息,经《扬州日报》“品味人生”专刊推出后,社会为之关注,外地媒体闻讯后也来扬进行深度采访。其中《现代快报》的报道给人的印象最深,以故事见长的风格一以贯之,靠细节取胜的功力非同寻常,凭读罢掩卷沉思而棋高一着。《慕名来扬州学习通草花技艺14年,湘妹子开出最美“传承之花”》,报道题目虽长,但内容更加意味深长,能引发的联想也丰富多彩。
 
《现代快报》的报道信息量很大,使我们能够在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认识非遗,深度思考非遗当下的处境,重新估量非遗的生命,凝聚非遗传承的信心。通草花这么一个小众的非遗,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因时而变,因势而动,因地制宜,在社会普遍不看好的环境中,居然也有一席之地,实属难能可贵。这一方面反映了政府非遗政策初见成效,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非遗传人与社会同频共振、同市场紧密相连、和人民休戚与共的使命担当。
 
春江水暖鸭先知。非遗传人敏锐的目光、缜密的思维、直观的判断,使他们较常人多了很多独到发现。这些可以使脆弱的非遗传承生态得以修复,让艰难的非遗传承之路得以拓展,为今后的非遗传承利用提供经验。
 
用户从地方的变成天下的。非遗的地方色彩很浓,这既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缺点。植根于农耕文明的非遗在城市化的今天,应用场景减少,地方用户越来越少,生存困难可想而知。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但也为你打开一扇窗。网络化无疑是非遗应用场景再造的天赐良机。超越时空的网络让非遗突破地方局限,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从地方的变成天下的,地方用户的流失,会因天下用户的逐步增多而得以弥补。无论是通草花,还是其它非遗,能活到今天,活出精彩,不仅仅单纯靠本地为数不多的用户,而是靠积少成多的天下用户来支撑。想想也是,通草花靠扬州几个买家能活得下去吗?相反,靠网络让天下喜欢的聚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非遗打破区域局限,勇于闯荡天下,敢于直面竞争,让天下有心人欢喜,活下来、传下去、火起来就不是梦想。
 
技艺从门户之见变成拿来主义。非遗独特的技艺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既不是无中生有的空穴来风,也不是妄自尊大的抱残守缺,更不是拒绝变革的井底之蛙。相反,非遗一直以谦逊的姿态,以推动社会进行为己任,以造福于民为追求,以不断创新为动力,善于学习同行经验,巧于接轨时尚潮流,勇于迎接各种挑战,敢于突破成功束缚,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看家本领。看家本领也得与时俱进,可惜的是,有些非遗传人看不清非遗的来路和出路,死守教条不放,形成了自以为是的门户之见,让一个历史上的专精特新变成了文化木乃伊。精明的非遗传人能知微见著,从来路中找出路,放下门户之见,学会拿来主义,一切能让非遗活下来的办法都大胆采用。不先入为主,不拘成法,不落俗套,社会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让非遗逐步摆脱一味靠保的被动局面。其实,这个过程必定充满矛盾、痛苦与折磨。因为变,意味着与往事干杯,清零再出发。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没有独具慧眼的发现,没有审时度势的决断,没有百折不挠的坚毅,没有脱胎换骨的绝招,非遗就难以在“双创”中新生。这种变化与以往有所不同,有时甚至面目全非。“这还是我们的非遗吗?”诘难质问在所难免,但非遗通草花用现实模样告诉我们,旧中有新,新中有根,迭代演进,生生不息,拿来主义是非遗永葆青春的重要经验。
 
传承从口授心传变成大众传播。许多非遗是农耕文明技术含量很高的手艺,口授心传是主要的传承方法。时至今日,传承方法的变革迫在眉睫。过去,社会文化水平低,手艺人大多不识字,口授心传是无赖之举。再加上手艺是谋生的重要手段,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事时有发生,于是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成了约定俗成的行规。在这种特殊背景之下形成的口授心传的传承方法,理应借鉴其合理的部分,更要创新其传承方法。现在的非遗不是怕被人偷师学艺,而是怕养在深闺人未识。触电上网是不少非遗传人的主动选择,直播带货固然是拓展市场的一个好方法,但培养用户更是传承非遗的深谋远虑。朱欣把通草花制作技艺编成书出版,还走进校园、社区,展示制作技艺,讲解非遗诀窍,激起大家的兴趣,把潜在目标人群慢慢变成现实用户。更难能可贵的是,非遗制作技巧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让外地爱好者有了认识通草花的窗口,有了购买通草花的渠道,有了宣传通草花的口碑。由此可见,大众传播可以改变非遗传承方式单一、效果不佳的难题。
 
看了这些变化以及带来的成效,我们过去一些杞人忧天的担心完全可以放下。因为非遗传人比我们更上心、更专业,他们独辟蹊径的路数、以变应变的招数,是我们局外人永远看不懂、学不会的。况且,现在非遗政策这么好,我们完全不必越俎代庖,完全可以放手让非遗自己到社会上找用武之地,因为物竞天择是不变的法则。也许这样说有点残酷,但不经风雨就难见彩虹,不在社会上摔打哪能茁壮成长。这样一想,我们所有的担心就会坦然放下。别烦了,非遗死不了!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第七届.. 下一篇韦人的“扬剧观”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