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民间借贷“阳光化”忧喜参半(二)
2012-09-14 11:08:42 来源: 作者:俞晖 【
导读: 不少市民都还记得,发生在去年下半年的民间借贷危机,让建立在熟人关系之上的民间借贷模式显现出不少弊端,“重人情轻契约”的借贷关系去年年底以来逐渐淡化,一种打着“以契约为重”的新型借贷模式借机进入了大家的视线,这便是P2P。8月中旬,我市首家本土化P2P机构“一贷通”民间融资中介正式开业。P2P是一种借贷的“中介”,让并不认识的借贷双方找到各自需要的对象。去年国内P2P巨头宜信、福元运通就入驻我市,本土化的“一贷通”与之相比有何不同?P2P让民间借贷“阳光化”有何利弊?是否能有效缓解目前资金局部短缺现象?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人刘红杰告诉记者,除了网上借贷的模式,本土的这家民间借贷机构还采用了借款人和贷款人见面的模式,“这样更加透明化,让借款人了解到自己资金的去向。”刘红杰表示,在批准借款人的申请之前,公司会派专业的团队去调查借款人资产,并且形成一份报告,同时还会有相关资产抵押给借款人,“如果到期借款人没有偿还欠款,我们会先行赔付给借款人。”扬州大学经济学院李春来教授表示,目前扬州的P2P机构中,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有先行赔付的承诺,有意向投资的市民要先了解清楚各家的细节规定。
    记者致电我市的几家民间借贷中介,发现各家中介都会明确表示,放贷利率不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不会触碰“红线”。并且一再强调自身只是中介机构,为市民提供一个理财的途径,“高额的收益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
   
多方互赢背后的风险
    记者走访了我市几家银行,发现不少市民在获知民间借贷中介及其高额收益之后,仍然表示不放心,“虽然银行收益较低,但稳妥。”市民周先生十万元的三年定期存款到期,他仍然选择继续存在银行,“最近可能会用钱,我选择了七天通知存款,比活期利息高,银行更值得信赖。”
    有市民称,之前看到报道,外地有类似的中介曾发布虚假的借款信息,骗取出借人的款项后逃之夭夭。对这种风险,李春来教授表示,出借人要对投资方的实力进行详细了解,选择在业内有知名度的中介进行投资。
    记者了解到,在国内部分中小企业资金运转不济的大环境下,P2P机构在不少城市有较大的市场,在温州等城市,甚至打破了“一对一”的传统借贷模式,采用“一对多”的模式,没有设立最低门槛,借款人甚至几十元都可以加入到投资中去,“一项20万元的借款需求,可能有七八个借款人共同来满足。”业内人士表示,扬州的P2P机构刚刚起步,但按照目前趋势,借贷模式会更加多样化,民间借贷中介的数量会逐渐增加,“此类中介能缓解民间借贷的混乱无序局面,引导民间借贷市场良性发展,但由于存在一定风险,市民在投资之前一定要认真甄选,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报记者/俞晖
Tags:民间借贷 风险 中介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扬州少儿舞林大会决赛9月23日开战.. 下一篇江都实小“个性化教学”受质疑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