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指尖上的扬州-精细的活儿(三)
2012-09-28 10:09:25 来源: 作者:俞晖 【
导读: “天下玉,扬州工”,说的是玉器作为扬州工艺的绝活以精细名扬海内外,但扬州本地并不产玉,所有的玉均来自海内外各地,这些玉汇聚扬州,成为了扬州工的材料,这些材料经过扬州师傅们呕心沥血的构思,精雕细琢的打磨,摇身而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成就了扬州工的美名。 细数扬州工的精湛,不仅有玉器的精妙绝伦,有漆器的浑厚凝重,有雕版印刷的古朴雅致,也有剪纸的飘逸灵秀,更有金银器、八刻的繁琐与用工……扬州工展现的是一个全景式的工艺艺术群落。 今天,我们可能已难以用更多的词汇来表达扬州工艺在各种材料上的艺术表现,仅其工艺形式的复杂繁琐就让人不得不叹为观止。一件好的扬州工艺品的形成,不仅凝结了创造者的艺术修为,而且其创作的过程十分艰辛,也是一次对毅力品质的锤炼。

,就刻不出韵味技法。”吴吉太除了按照父亲吴南敏的要求对着字帖临摹,还用铁笔写字。吴南敏师承吴南愚,早在1927年,吴南愚以《红楼十二钗》等作品参加巴拿马赛会并获奖。在这个牙刻世家,每个人都技艺超群。吴南敏能在方寸牙板上刻6000余字,并于牙刻板上以铁笔再现书画水墨之美。其代表作《江川图》高10.6cm,宽11cm,刀过如笔,线条抑扬顿挫,如同宣纸作画的笔墨水韵,将山石树木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江水的翻滚流动感、远近空间感表现得令人赞叹。吴南敏教导吴吉太,“欲刻牙,必刻竹。”竹有纤丝,与在象牙上刻相比,刀的走向不同。象牙虽然没有竹子硬,但用笔之处没有竹子随意,笔锋转时,必须用到刺,“书法都是没有草稿,直接书写。”这就需要吴吉太将诗词先背熟。而在象牙上绘画,则需要先画上草稿。
    象牙原本只是一块粗糙的牙坯,比较厚实,则要用电锯先将其开成两块,为了平整,往往会放在玻璃上抹平,需要先用粗砂纸打磨,再用细砂纸打磨,最后涂一层牙膏擦出光洁度。若想要写书法,则需要整齐地画出竖着的黑线条,“如果没有黑线条,则看不见书写。”铁笔的用笔慢,写好一块百余字的书法,至少需要五六天。而想要自由地以四棱刀代替笔来写出书法,起码需要八年的时间。有时分心,漏掉一个字,所有的程序则要从打磨开始重新做一遍。吴吉太的代表作象牙浅刻《江山多娇》四屏、《唐诗十首》、竹刻扇骨、臂阁等参加了2006年杭州西湖博览会展览,《江山多娇》在展会上获奖。
    吴吉太退休后以刻竹为主,家里有不少朋友送来请他刻的扇子,他代为刻画。吴吉太的手上已磨出厚厚的茧,“这或许也是牙刻越来越小众化的原因吧,学得辛苦,看到成就却需要很长时间。”
    这种源自现实的遗憾,老一辈的扬州工艺师傅几乎都有。作为江苏省工艺美术***,杨忠宝现就职于建业庆松集团,他从事漆器造型设计已经有30年之久,他感慨,现在招一个徒弟实在太难,不仅仅是漆器的设计,在漆器所涉及的其它各个程序中,如点螺、光漆、木雕、百宝镶嵌等等都难以为继,“我们厂里之前来了30多个人,因为觉得辛苦,都走了。”
    就以光漆为例,需要刷百余层,光漆的师傅都很辛苦,他们需要日以继夜地待在工作室内,因为要等到漆将干未干的时候才能继续刷,这就需要光漆的师傅算好时间点,逢年过节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这样一个过程,一件便需要几个月。光漆的师傅往往会告诉外来人,不要碰到油漆。他们不是心疼别人碰坏了,而是由于这种漆在未干的时候碰了会过敏,他们自己不会过敏,是因为在刚接触这道程序的时候曾经过敏,已产生抗体。有些光漆师傅家的孩子也不会过敏,是由于他们从小在这周围打转,也产生了抗体。
    杨忠宝不善表达,但他从工序中告知外行人漆器如何复杂。扬州漆器制作涉及上千种原辅材料,从木材、油漆、腻子、贝壳、玉石、金银箔等,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坯件制作、髹漆工艺、装饰工艺,需要经历制漆、制胎、打磨、做里、退光等繁复的过程,仅装饰工艺少则40多道,多则近70道。由于用时很长,不少用料也极其精贵,因此大型漆雕也很昂贵,一件作品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
    扬州漆器最名贵品种是百宝镶嵌,其中涉及木雕、点螺、金银细工、牙刻、玉雕等等工艺在其中。
  &nb
Tags:扬州 漆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指尖上的扬州-负重的文化 下一篇指尖上的扬州-沿革的手艺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