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深度报道]界首百年茶干品牌 “陈西楼”之争 利益的博弈(三)
2012-06-15 11:35:00 来源: 作者:阿洛 【
导读:在扬州,高邮的界首茶干比仪征十二圩历史更为悠久。据说去年一次考古发现,证实界首茶干老店“陈西楼”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存在。随着市级、省级申遗的成功,作为界首茶干最有名的代表,“陈西楼”品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日益凸显,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利益之争与产业忧思

  既然企业已经改制出售,而且“陈西楼”商标也一直为王才富所使用,界首供销社和镇政府为何急于要将“陈西楼”商标收回,并不惜付诸法律,而王才富又为何如此不惜代价保护品牌?
   
  “政府看中了‘陈西楼’品牌中蕴含的利益。”6月11日,王才富说。
   
  据他称,在他与供销社和政府发生激烈矛盾并诉诸法律前,他已经在挖掘和打造“陈西楼”的文化品牌,收集整理了很多“陈西楼”茶干的历史、工艺、传承等资料,并于2007年向扬州市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申报,并获得了通过。
  
    “当时镇文化站建议我申遗时,我了解到一旦市级和省级申遗成功,可能会有一定数目的奖励资金。”王才富认为政府看中的正是这笔奖励资金。
   
  就在王才富申报市级非遗成功后不久,界首茶干省级非遗的申报也已开始,并很快获得了成功。不过申报主体由王才富变成了界首供销社。而据王才富称,他从文化部门得到的资料显示,界首镇供销社省级申遗所用的就是他市级申遗的全部资料。
   
  “我怀疑镇政府已经从申遗中拿到了奖励。”王才富说。

  而记者12日从扬州市文化局了解到,目前“陈西楼”的申遗并没有发放奖励资金。该局的栾处长表示,并非所有申遗项目都可获得奖励,还要看其保护以及项目需求等情况。
   
  同样,据扬州市商务局的刘海平处长介绍,省里对中华老字号有奖励资金,不过也要根据其历史、门面升级改造以及产业发展来确定。
   
  对于王才富的说法,6月11日,胡元德没有正面回应。不过,他称供销社改制后,没有了任何实体,还有200多改制后的原职工医保问题难以解决。
   
  王才富还称,与供销社和镇政府发生正面冲突后,他一直有压力。后来,政府方面也曾与他协调,表示愿意出30-50万元收回“陈西楼”,一位镇主要领导曾当面向他表示,只要他放弃“陈西楼”商标的所有权,将来这个商标他还可以继续使用,而申报的所有项目奖励政府可以分一部分给他,但他没有同意。
   
   6月11日,记者想就王才富这一说法采访界首镇某一主要领导,但遭到了婉拒。
   
  王才富表示,他也不是不想与政府协调,但他要的补偿起码是200万元。“这么多年为打官司我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财力。”据他介绍,自2008年与政府打官司后,他就一直没有太多精力搞经营,生意是每况愈下,2008年他销售了400万只干子,而去年只卖出了300万只。过去镇政府相关部门每年都会向他买很多干子作为礼品,而闹矛盾后,几乎很少有政府单位上门了。
   
  不过,王才富也认为,还靠过去做礼品销售的模式,界首茶干肯定还是做不大。据他称,目前界首仅有3家茶干厂,年销售总量不过500万元,与茶干之乡的称谓有些不符。而他的一个朋友2002年才在无锡做豆干生产,目前的销量已达5000万元,有员工1000人。因此,他认为,界首
Tags:深度报道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记者调查]“油补”政策引发司机.. 下一篇【封面美女】倪静:夏花绚烂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