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特别报道】八旬“破烂王”捐11万设爱心基金(二)
2012-06-29 10:38:32 来源: 作者:俞晖 【
导读:张忠泉已经84岁了,住在杭集镇王集村王一组。王集村人都以为他生活非常窘迫,刚过去的端午节,村里人特意给张忠泉送了粽子和咸蛋。但6月25日,张忠泉的一个举动勾起村里人的好奇心,“原来这个捡破烂的老头存那么多钱一直舍不得用。”他如此苛待自己,到底要将钱留给谁用?

sp;  11万是捡五分钱一只的空塑料瓶攒起来的
   
  从开始工作到现在,张忠泉捐过多少钱,他自己也说不上来。大大小小的捐款回执贴满了本子,有百余次。最早的是在1964年的一张七块五毛钱的收据,那时候的七块五毛钱还挺值钱。盐城的女儿不理解他的做法,还将他赶出门。三年前,他随去盐城打工的扬州人王斌到杭集居住,在临来扬州的最后一年,他还向老家盐城市慈善总会捐了10万元。
  人老了,一身病,张忠泉的桌子上摆满了他需要吃的药。用王斌的话来说,“***爸每天吃药比吃饭还多。”除了买药,张忠泉将生活开支压缩到最低,买最便宜的菜,穿捡来的衣服,床单上都是补丁,铺了三张席子,每张席子不同位置有破洞,合在一起看起来完整一些。捡来的皮鞋大一码,被张忠泉捡到之前可能泡过水,已经开始脱皮,他每天还舍不得脱,穿着那双鞋走街串巷捡破烂。
  “现在人,什么都扔。”张忠泉舍不得别人扔掉的东西,能用的物件都捡回来,堆满了半间屋子。“一个塑料瓶子五分钱,天天都能捡好几塑料袋。”他对自己的捡破烂成果很满意,在他心中,捡到的都是钱,都是能让失学孩子重返学堂的希望。
  天气热的夏天,屋子里只有挂在头顶上的微风扇能带来一丝凉意,张忠泉常常热得满头大汗。以他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完全可以付得起空调电费,但他连大一点的风扇都舍不得买,“受水灾的人要钱用,地震灾区的人又要钱用,穷人家的孩子上不起学,也要钱用。”有的吃、有的穿,受点热算不了什么。
  6月27日,扬州下了毛毛细雨。杭集派出所的政治教导员凌剑不放心张忠泉,特意带了一些水果去看望他,但张忠泉一再推辞,“不要为我花钱。”张老的心中,自己已经老了,不值得多花一分钱,钱要留给有需要的人用。
   


    感恩
    “扬州人扶起了我”
   
  屋子里有一台旧电视机,张忠泉用来收看新闻。看到有报道说哪里发生水灾,哪里发生地震,哪里的孩子失学,他就非常舍不得,一定要趋近电视跟前记下捐款方式,寄去一笔钱。他将几十年来所有的捐款凭证贴在一个本子里,看到了觉得心里安慰,“别人对我好啊,我也要对别人好。”
  张忠泉坐在床边,能念念叨叨说出一大串别人对他的好:我骑三轮车跌倒了,马上就有人过来把我扶起来,根本没有像电视里放的那样,没有人敢过来扶我;我牙齿掉得差不多了,去补牙,牙医将我的牙补好了,又不肯收我的钱;我女儿对我不好,将我赶出门,扬州人收留了我,还给我房子住……
  扬州人的好,张忠泉很感动,他希望也对扬州人好。年逾八旬的张忠泉喜欢出门,喜欢为扬州人多做一点事情,他很羡慕村里的老人有老年卡,坐公交车可以不用付钱,但盐城的户口让他无法办理老年卡。当杭集派出所的政治教导员凌剑说帮老人办一张卡,并为老人充好值时,张忠泉直摆手,“不要、不要,如果要花钱,我还不如骑三轮车。”

    本报记者/俞晖  摄影/卓君 

Tags:特别报道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2/2/2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记者调查】一个精神病高危人员.. 下一篇百余世界顶级品牌亮相扬州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