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美国女孩的扬州寻亲之旅(二)
2013-07-12 09:49:47 来源: 作者:俞晖 【
导读: 2013年6月25日,扬州大雨,那一天主城区降水量达171.8毫米,伸手能在水里捞到鱼。17岁的杨仁慈和母亲杜凯勒拖着沉甸甸的旅行箱来到这座城市,寻找两个人,杨仁慈的亲生爸爸和妈妈。杨仁慈是个漂亮的姑娘,一头蓬松的长发,笑起来嘴角弯弯向上翘,如果不仔细看,不会注意到她嘴边有疤痕愈合后留下稍显不平整的痕迹。那是一个彻底改变她命运的痕迹,如果不是嘴角的那个血管瘤,她可能就不会被遗弃,也不会被美国的杜凯勒夫妇收养,现在或许是坐在哪个教室的补习班里,念着“Once upon a time,there lived a king ……”,一天听数小时听力,准备着迎接明年的高考。

nbsp;   来到扬州之后,杜凯勒带着杨仁慈赶到领养她的湾头福利院。杨仁慈心里是有遗憾的,如果当时的襁褓里能留下一张纸条,让她知道怀胎十月生她的母亲叫什么,又是在哪一天,承受着数小时的疼痛将她生出来,又或者是腹部还留着一道当时将她剖出来的疤痕。她还想知道,那个养育了她半年的家庭姓什么,他们在那半年里该是到处奔波,砸锅卖铁地医治她的病,最后由于家庭的窘迫不得不放弃了她。
    她听说过很多被遗弃孩子的故事,因为家庭困难,“我很感激我的养父母,他们是爱我的,他们总是想把最棒的东西给我。我是怀着感激的心来寻找我的亲生父母。”杨仁慈喜欢艺术,会弹钢琴和吉他,如今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她在寻人启事中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现在很健康,“我想找到他们,不管他们是谁,生活得如何。我不想让他们觉得,他们必须得是谁。我想让他们知道,我现在活得很好。”
    她在湾头附近发了很多***,上面有她小时候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她还通过扬州的电视媒体,对着镜头说,“爸爸妈妈,我想找你们。”
    有人忍不住问她,“你现在生活得挺好,甚至可以说让人羡慕,为什么还要寻找亲生父母。”有人假设她生活在中国,或许当时窘迫的家境延续至今,她现在可能在家务农,又或者为了把更加宝贵的上学机会给家中的男孩,不得不辍学。
    这个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姑娘笑起来很好看,她说,在美国时,常会被问起从哪里来。每一次被问起,就更加深她对亲生父母的好奇,这个问题总是反复地出现,核实自己的身份在某段时间成为她生活的核心。她在美国学习中文,希望能够用中文与亲生父母交流。
    在湾头的寻找过程中,让她收获了一次小惊喜,湾头派出所的一位40多岁的***说,在她被丢那段时间,他捡到了两个孩子,一个在湾头派出所附近,一个在湾头福利院附近,都送去了福利院。杨仁慈激动无比,觉得眼前的这名男子可能就是当时捡到自己的人,“如果不是被好心人捡到送去福利院,饥饿或者寒冷之后,也许世界上就没有我了。”

遇见“中国妈妈”
    还有一个惊喜在等待杨仁慈。
    6月28日,她通过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栏目播出寻找亲人的启事之后,第二天便坐火车到达了北京,准备飞去美国。这时候,一直陪伴她寻找亲人的苏北医院英语志愿者王前发现了一条微博,“请问有没有杨仁慈的联系方式?很多年前家里在福利院做义工时把她带回家过,现在家里还有她的照片,想给她寄一份留个纪念。”发微博的人叫许萌,她母亲叫陈爱鸣,父亲是一位摄影师叫许巨果,在十五年前曾在福利院将杨仁慈带回家过了一天,还为杨仁慈拍下许多照片,塑封保存至今。
    王前将照片发给杜凯勒和杨仁慈,她们立刻改签了机票,从北京又赶回扬州,见一见这个和她有缘的家庭。杨仁慈和陈爱鸣相互赠送了项链留念,陈爱鸣希望杨仁慈认自己为“干妈”。王前用英文这样向杨仁慈表述陈爱鸣的称谓,“中国妈妈”。这位“中国妈妈”多年前还去找过杨仁慈,希望等她上学后,一直资助她的学业,但发现她已经被领养走了。
&

Tags:美国女孩 收养 寻亲 扬州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3/3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洪兰:孩子起跑早晚都能赢 下一篇央视“狗咬人超6万起”说法遭质疑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