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美国女孩的扬州寻亲之旅(一)
2013-07-12 09:49:47 来源: 作者:俞晖 【
导读: 2013年6月25日,扬州大雨,那一天主城区降水量达171.8毫米,伸手能在水里捞到鱼。17岁的杨仁慈和母亲杜凯勒拖着沉甸甸的旅行箱来到这座城市,寻找两个人,杨仁慈的亲生爸爸和妈妈。杨仁慈是个漂亮的姑娘,一头蓬松的长发,笑起来嘴角弯弯向上翘,如果不仔细看,不会注意到她嘴边有疤痕愈合后留下稍显不平整的痕迹。那是一个彻底改变她命运的痕迹,如果不是嘴角的那个血管瘤,她可能就不会被遗弃,也不会被美国的杜凯勒夫妇收养,现在或许是坐在哪个教室的补习班里,念着“Once upon a time,there lived a king ……”,一天听数小时听力,准备着迎接明年的高考。

    2013年6月25日,扬州大雨,那一天主城区降水量达171.8毫米,伸手能在水里捞到鱼。17岁的杨仁慈和母亲杜凯勒拖着沉甸甸的旅行箱来到这座城市,寻找两个人,杨仁慈的亲生爸爸和妈妈。杨仁慈是个漂亮的姑娘,一头蓬松的长发,笑起来嘴角弯弯向上翘,如果不仔细看,不会注意到她嘴边有疤痕愈合后留下稍显不平整的痕迹。那是一个彻底改变她命运的痕迹,如果不是嘴角的那个血管瘤,她可能就不会被遗弃,也不会被美国的杜凯勒夫妇收养,现在或许是坐在哪个教室的补习班里,念着“Once upon a time,there lived a king ……”,一天听数小时听力,准备着迎接明年的高考。




 

幸运的“不幸孩子”
    知道杨仁慈故事的中国人,都喜欢喜欢用“幸运”这个词来形容她。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放国际领养第一代孩子。包括美国大使收养的扬州孩子杨乐意,也是在那段时间。扬州孤儿院里面的孩子,没有襁褓中纸条特意注明的,都姓“杨”。
    推算起来,杨仁慈的生日可能在1996年的4月。刚出生没多久的她嘴边有一颗红点,就像蚊虫叮咬过一般。久久不消之后,她的父母去医院诊治后发现这是血管瘤。不过他们可能不知道,毛细血管瘤到孩子五六岁时会停止生长,孩子稍大也可以进行手术处理。或许他们知道,但是窘迫的家境让他们无力支付医疗费。这一切在找到杨仁慈的亲生父母之前,都只是猜测。
    1996年9月24日,杨仁慈的父母终于决定丢弃她。他们又希望她能活下来,便将半岁大的杨仁慈丢弃在湾头孤儿院附近。丢弃她的襁褓中没有字条,因此无法知道她的生日、姓氏。那时候的杨仁慈才出生一百多天,只会放声大哭。一个好心人听到哭声,捡起孤苦伶仃的她,将她送到湾头孤儿院。在那里,她有了自己的名字,以及自己法律上的生日,1996年4月8日。
    杨仁慈在那里度过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对于刚出生那段时间的记忆,她已经很模糊。杜凯勒帮她记住了一件事情,1998年,刚学会走路不久的杨仁慈蹒跚着跑去,扶起一个跌倒的孩子。杜凯勒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善良的中国小女孩。
    “我认为中国是个很棒的国家,这里的人民,这里的文化,都让我非常喜欢,所以从中国领养一个孩子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杨仁慈就成为那个让杜凯勒觉得意义非凡的人。杜凯勒办理了领养手续,带她回美国。
    杨仁慈在万里之外开始了她新的人生,杜凯勒在美国帮她治好了血管瘤,培养她成为在寻人启事中描述的女孩,“健康快乐,生活幸福”。

寻找相似的DNA
    现在的杨仁慈,是美国国籍,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多年的美国生活,让她只会说简单的中文,比如,“妈妈,我爱你。”她打算在见到亲生母亲之后对她说。
    杨仁慈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接触中国文化,因为她的美国养母杜凯勒很喜欢中国文化。她对中国充满了好奇,最让她好奇的是自己的亲生父母的模样,“我想找到他们,让我的人生更加完整。”

Tags:美国女孩 收养 寻亲 扬州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洪兰:孩子起跑早晚都能赢 下一篇央视“狗咬人超6万起”说法遭质疑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