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新闻调查]湾头“阳光学堂”违规收费补课
2014-11-21 10:14:39 来源: 作者: 【
导读: 社区“阳光学堂”是服务社区孩子的公益活动场所,但湾头镇天顺花园社区“阳光学堂”却成了社区干部谋取私利的平台; 在职老师打着“志愿者”旗号参与有偿补课,有偿家教、有偿补课难禁绝。

在职老师有偿家教、有偿补课在严管之下仍有人铤而走险,借用公益旗号的“马甲”有偿补课——
   
         

湾头“阳光学堂”违规收费补课 


   
    社区“阳光学堂”是服务社区孩子的公益活动场所,但湾头镇天顺花园社区“阳光学堂”却成了社区干部谋取私利的平台;
    在职老师打着“志愿者”旗号参与有偿补课,有偿家教、有偿补课难禁绝。
   
     阳光学堂?社会培训机构?
   
    “我们这儿的‘阳光学堂’有很多在职教师搞‘有偿家教’!”日前,广陵区湾头镇天顺花园社区的居民向本报反映称,他们社区的“阳光学堂”已经严重“变味”了,中小学生的公益活动场所,却成了一些人“创收”的地方。“不仅损害了‘阳光学堂’的公益品牌形象,也有违‘有偿家教’的禁令。”
    11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湾头镇天顺花园社区实地调查,在社区邻里中心,记者看到一则“世学教育”的招生宣传,招收各年级的中小学生;开设的课程有同步语文、数学、英语和新概念英语等;报三门文化课可享受9折优惠。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个所谓的“世学教育”,就是“阳光学堂”收费时用的名称。“这个‘阳光学堂’跟城里的‘阳光学堂’不一样,实际上是社会培训机构,小区里的孩子花钱才能上。”社区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这么做可谓“一箭三雕”:既可以为违规补课“打掩护”,又能有“政绩”,还可以赚钱。
    “上课的全是在职教师”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来到天顺花园社区咨询,社区主任季秋峰称,有些是湾头中学的老师,有些是市区学校的。得知记者有意给孩子报名,季提供了两个“世学教育”招生老师的电话号码。
   
    招生老师:在职教师有偿补课
   
    按照季秋峰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联系上了一位“刘老师”。“师资力量绝对有保证,几乎都是在职的一线老师。告诉你们以后得保密,这些老师都不愿意公开身份。”与记者见面后,刘老师”神秘地介绍起这里的师资力量,教小学文化课的有培训机构的老师和市区的在职教师,教中学文化课的是湾头的在职教师。“今天下午的英语课是市区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师上,语文课是东关小学的语文老师上”。“刘老师”介绍,小学文化课每科收费560元,一周上一节课,一节课一个半小时;初中文化课是“捆绑式”收费,学生必须同时报三门课程,每学期共收700多元;围棋、体操等艺术课每周一次,一学期大几百元。
    记者提出“试听课”,“刘老师”让记者自行前往社区邻里中心三楼的“阳光学堂”。记者在三楼的“阳光学堂”看到,有两间教室正在上课,一间教室内,一位20多岁的女老师正在给10多位小学生讲解英语试题;另一间教室内,一位年龄稍大点女教师正在给三名学生辅导英语。英语课结束后,给三名学生辅导英语的女教师接着给4名小学生讲解语文练习题。据称,这位老师来自东关小学。“主要是教孩子做习题,我感觉教得不行。”一位送孩子来上文化课的小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她是冲着“阳光学堂”的名声才给孩子报名的。   
    “本社区的学生能不能优惠点。”记者“砍价”。“我们收的钱只够成本,教师工资、房租等等要不少开支。”“刘老师”表示很为难。“听说你们这儿是几个社区工作人员办的公益项目?”记者追问,“他们几个只是创办了这个项目,实际经营由我们承包。我们付完他们的钱和老师的工资,剩下的没什么利润了。”“刘老师”解释说。    
    调查中,记者获得了一份参加补课的初中学生名单,记者联系名单上的学生得知,在天顺花园社区参加补课的初中生约60多人,每人每学期缴了700多元的补课费,这些学生几乎都是湾头中学的学生,补课的老师都是湾头中学的现任文化课教师。
    15日下午,记者向广陵区教育局监察室通报了这一情况,广陵区教育局监察室工作人员表示“将展开调查”。“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你说的是新情况,待我们调查后再联系。” 
   
     公益项目成敛财工具?
       
    天顺花园社区的“阳光学堂”和“世学教育”是什么关系?“‘世学教育’是社区主任季秋峰等几名大学生村官搞的个人创业项目。”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丽萍表示,该项目与社区没有关系,属于“个人行为”,“他们租了社区的房子,社区出面给他们请湾头中学的老师来上课,与社区的关系仅此而已。”
    “这个项目是我们几个人做的。”再次面对记者时,社区主任季秋峰爽快地承认自己是“世学教育”培训项目的负责人。对湾头中学近10名教师在“世学教育”有偿补课的说法,季秋峰予以否认,坚称湾头中学教师只上课,不拿钱,学生家长交的钱全归“世学教育”,因此不能称为“有偿补课”。而给小学生上课的老师,季改变了此前“全是在职教师”的说法,坚称“全部来自培训机构。”
    “按照关工委的文件要求,由社区出面去找湾头中学来义务服务的。”季秋峰如此解释湾头中学的多名老师到培训班上课。参加培训的60多名初中生是如何进入培训班的?季称,这些学生是他们在湾头中学门口发***招来的,而参加培训的学生告诉记者,是湾头中学的老师让他们去报名的。对于之前“刘老师”称有偿上课的说法,季秋峰表示“绝对不可能”。季秋峰同样也否认了“世学教育”对外承包的说法。
    湾头中学的老师和学生缘何集体去培训班?学校又是如何监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记者来到了湾头中学,但湾头中学负责人表示“暂不接受采访”。学生家长赵先生表示,如果没有账面上的往来,也会有“私下交易”,否则那么多老师不会冒着被查的风险,白白地为“世学教育”赚钱。
    “‘阳光志愿者’给社区学生做辅导是免费的,辅导老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都有明确规定。”广陵区湾头镇关工委的丁主任表示,他们将就天顺花园社区“阳光学堂”的情况展开调查。
   
     如何让“阳光学堂”更阳光?
   
    记者调查发现,在“阳光学堂”、“社区辅导站”推进过程中,借机组织教师违规补课的,并非只有天顺花园社区这一个案。9月初,高邮的一家培训机构打着关工委的旗号,以“社区辅导”的名义,组织教师为学生有偿补课,一些中小学生在学校老师的要求下,无奈地走进了这家培训机构。去年,江都邵伯镇的学生家长反映,当地有在职教师以“社区辅导”的名义,组织学生进行有偿补课。
    “应该从制度层面防范‘善举’被利用谋私利。”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林斌表示,在严查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背景下,一些人会寻找更隐蔽的“马甲”,而“躲”进“阳光学堂”搞有偿家教更具隐蔽性。在吴林斌看来,各相关单位在积极推进“阳光学堂”和“社区辅导站”的过程中,切忌好大喜功,更不能打着办好事的旗号谋私利。   
    “应加强对教师课外办班、补课收费行为的督察力度。”市政协委员李德龙表示,对经查实的举报者给予重奖,对课外办班、收费补课的老师予以重罚,“查处违规补课不能‘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要敢于动真碰硬,对于监管部门也应有相应的问责。”天顺花园小区的赵先生非常认同李德龙观点,赵先生告诉记者,今年9月就有学生家长投诉天顺花园社区“阳光学堂”违规补课,但至今也没见到违规行为遭到查处。“当地人都知道这个情况,教育局想查实几乎没有难度,为什么没有及时查处?”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闻调查]猝死高发为何找上年轻.. 下一篇[法制故事]蹊跷“买家”现形记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