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会客厅]朱涛:我不是书法家
2014-11-21 10:47:24 来源: 作者: 【
导读: 朱涛:书法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草书专委会主任,长宁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上海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小主人报》社社长,小主人报新闻学校总校校长。多年来,他出版字帖近百种,发行量逾500万册,影响深远。


朱涛近照

幸运青睐勤奋的人

    6岁时,朱涛就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练习写字。不论是父母,还是朱涛本人,当时都没有想要练成书法家的念头,都觉得把字写好了就可以。朱涛的父母都是教师,父亲还是教导主任。为了让老师把字练好,学校特意请了书法家来教老师和学生写字。回到家里,朱涛的父亲就把学到的技巧传授给他。对于书法的兴趣,就这样悄悄地在朱涛心里滋长起来。
    40多年后,朱涛也在不断努力,让更多的书法家走进校园,指导老师把字写得更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妙的机缘。
    走上专业的道路,成为一名书法家,勤奋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并非虚言。别的小伙伴们都在愉快地玩耍时,朱涛却在一笔一画,一丝不苟地练习。但让他感受更为深刻的,是父母、师长给他的鼓励和帮助。年幼的时候,朱涛的家庭条件并不好,甚至连写字买纸笔的钱都很紧张。学校里一位姚老师觉得朱涛挺刻苦,每个月会给他送一些纸头,让他能够坚持下来。人事代谢,如今姚老师已经去世,提及此事,朱涛仍然感佩不已。
    在追求书法的道路上,朱涛是幸运的。但幸运并非无处不在,只是更青睐那些勤奋的人。读高中的时候,有一天,一位陌生人敲开朱涛的家门。敲门者名叫张德佑,是上海的一位慈善家。因在一所高中的画廊里看到朱涛写的字,觉得不错,就主动找上门来。因为张德佑先生的帮助,朱涛得以认识了上海很多有名的书画家,能够在高中阶段,就聆听到许多名家的教诲。对于这些成长道路上得到的帮助,朱涛一直铭记在心,他透露,最近他正在主编张德佑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册,也是对张先生的一点回报。
    在书法的道路上,朱涛有幸得到多位名师的指点,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著名书画家钱茂生先生。有一段时间,朱涛学老师的字,已经学得很像了。可是,困惑也随之而来,这也意味着没有自我,没有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朱涛悟到,光写字是不够的,还需要很多字外的功夫,包括读书、对美术的理解等等。有一天,朱涛碰到老师,老师对他说,“朱涛,我很开心,你现在是像我,但又不太像我。”听到这句话,朱涛也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自己的风格开始展现出来。但朱涛并未因此自得自满,直到今天,他仍然清醒的认识到艺无止境,自己还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不断探索下去。

朱涛在创作中

书法不仅仅是书法家的事

    与朱涛接触过的人,都能感觉到他的谦逊。身为长宁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他,据说曾经说过“我只是书法爱好者”。当面求证,朱涛说确有其事。在书协开会时,朱涛曾经对在场的书法家说,“我们都不是书法家,只是书法爱好者”。这并非故作惊人之语,朱涛有他的理由,历史上的大书法家,他们也都不是专业的书法家。今天有专业的书法家,这是时代造成的机遇,所以“我们只是一群爱好者聚焦在一起”。毋庸讳言,书坛并非一方净土,也有种种诱惑,种种乱象。有的人,一旦成为某书协的会员、理事或主席,马上就想到是不是可以带来很多经济上的利益了?对此朱涛认为,在现在这个高度开放的社会,书法家的作品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是正常的。但是,重要的不是急功近利,而是静下心来,把功夫练好,让自己的作品能够“留得下来”。这大概就是那番话真正的指向所在。
    在书协,朱涛强调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专业的创作和学术研究;第二就是普及工作,去回馈社会。朱涛说,他一直这样认为:书法不仅仅是书法家的事情,她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把中国字写好,这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这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作为专业书法家的他,愿意去为初学者去写字帖。据统计,朱涛出版字帖已近百种,发行量达500万册之巨。
    同样是字帖,市场上有一些字帖存在“千字一面”的状况,也颇受争议。对此朱涛以他自己为例表达他的看法。朱涛说,他出钢笔字帖,都是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在《小主人报》的工作、书协的工作都结束之后,才能回到家里去写。但是,在写之前,他一定会先用毛笔练好相关的内容,“这样写出来韵味、粗细变化、字形的变化,都会不一样,更加丰富一些”。朱涛说,他练字几十年,现在仍在天天练。长年的练习,也养成了他内心的淡定与坚韧。
    时下还有一种怪象,以怪为美。有人写字,不按照正常的顺序,偏偏倒过来写,比如写“宁静致远”四个字,从最末一笔捺脚开始写起,一直写到“宁”字的点结束;还有人写字,不求好,但求大;还有两只手同时写两个不同的字;甚至把纸放在天花板上写字……这种人往往又喜爱出风头,让人误以为书法就应该是那样的,“这是对传统书法的一种亵渎,让我们的下一代不知道书法是怎么回事了。”
 

朱涛书法作品

书法要从娃娃抓起

    书协主席之外,朱涛还有一个身份,《小主人报》社社长,小主人新闻学校总校校长。小主人新闻学校在扬州设有相关机构,因此,朱涛不止一次来到扬州。每次来扬州,朱涛都觉得扬州正在变得越来越美。“扬州的美,是那种细腻的美。”让朱涛印象最深的,是扬州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比如文昌阁,立在闹市中心,很美,也很古典,旁边又有很多现代的东西去烘托它,“如果把文昌阁移到别的地方去,我想就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扬州处处散发着书法文化的气息,”对于扬州书法普及的氛围,朱涛也赞不绝口,“很多学校里都有书法考级点,我想扬州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其实在上海,朱涛也为了书法进校园做了很多工作。在国家教委出台写字进课堂的规定之前,朱涛就已经在推动这方面的工作。他曾与一些学校联系,建议学校尝试在考试时增加“卷面分”,结果效果非常好。对于写字进课堂的规定,朱涛更是欢呼雀跃。他正在积极与学校联系,让更多的书法家走进校园,为学校培训师资,为学校营造更好的书法氛围——就像四十多年前,他父亲所做的事一样。因为他认定:书法的传承,要从娃娃抓起。

本报记者/刘晨薇 高笑天

/ 消息 /
    由朱涛先生书写的《汉字书写大典》新近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这套字帖包括《同步训练》《基础训练》《国学经典》《中国现代诗》《智慧人生》《佛心禅语》等6大系列,共30种。这套字帖采用先摹手临、多次临习的创新钢笔字帖新模式,同时也是市场上第一套繁简对照钢笔字帖,更有利于文字传承,更适合中小学生和书法练习者的需要。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12345热线调查]西湖镇铁艺厂油漆.. 下一篇[特别报道]授人以渔,给孩子一个..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