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新闻调查]牛肉,能吃得放心吗?
2014-12-12 11:13:56 来源: 作者: 【
导读: 近日,连云港、南京相继查获来自巴西疯牛病疫区的牛肉,引发了不少市民担忧; 记者调查,长期冷冻牛肉、注水牛肉……扬州市场上的牛肉能否让我们吃得放心?

   
  
   
     长期冷冻牛肉品质难监管
   
    最近,连云港查获一批300吨的巴西“疯牛肉”,随后,宿迁、南京也相继查获“疯牛肉”,宿迁4个非法走私巴西牛肉的加工窝点,查获牛肉近30吨。目前正是牛肉消费的旺季,扬州市场上的牛肉能让我们吃得放心吗?
    12月3日,广陵工商部门对朝苏农副畜产品冷冻食品批发市场和江苏亲亲冷冻食品交易市场的肉类产品进行了检查,未发现有来自巴西的牛肉。但在朝苏农副畜产品冷冻食品批发市场,发现有部分商户存在票证不全的情况。按规定,进入市场销售的肉类产品要有“两证两章”,即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动物检疫合格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印章。工商部门当即责令商家3天内提供相关证件,否则将予以查扣。
    “虽然对方最终补交了相关票证,但却缺少生产日期,只能肯定产地是新西兰,而不是来自巴西的问题牛肉。”广陵工商局消保科科长屠小兵告诉记者,检查发现,目前冷库中的冷冻牛肉周转期大多在一年以上,而且只标注了产地,没有标注生产日期。“有的国产冷冻牛肉甚至都没有标注批号,无法证明眼前的牛肉就是批文上的同一批,目前工商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经验明显不足。”屠科长坦承,超期保存的冷冻牛肉品质肯定会有影响,但对于牛肉品质的抽检,工商部门并不能做到“随心所欲”,目前更多的只能依靠企业自律。
    冷冻牛肉市场监管难,鲜牛肉市场又是如何?“根据我们对市场的跟踪了解,目前批发市场的牛肉大部分来自于云南、甘肃等地,采用保鲜冷藏的方式运到扬州出售,也有部分是从外地把牛运过来宰杀,但成本相对较高。”屠小兵介绍,针对过去存在的注水牛肉问题,目前市场上已经很少见,近些年更是没有接到过这方面的投诉。
    但是,记者在市场上依然发现了疑似注水牛肉的踪影。在联谊市场一家名为“称心肉品批发部”的鲜牛肉摊点,老板正用一块干布挡着案板的边缘,吸收着从牛肉上渗下来的水。记者注意到,这里的牛肉外表水迹十分明显,在每一块牛肉下都有一小滩水渍。从外观上看,这些牛肉都鲜亮润滑,记者佯装挑肉用手在肉上一按,手心顿时湿了一片。但是摊贩却告诉记者,“牛肉就是这样,看着就新鲜。”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牛肉一看就是宰杀后注水的,每隔一段时间,外表就会溢出很多水,为防止顾客看出问题,摊贩总是准备一块抹布,及时抹去。
   
    “进口牛肉”冒充黄牛肉
   
    工商部门调查发现,冷冻牛肉周转期长,难以保证品质如初。那么,这些已经冷冻存放了一年以上的牛肉都流向了哪里?“现在国产牛肉比较少,价格高,进口牛肉很多,价格也低,一般都是卖给熟食店,他们加工之后再出售。”扬州朝苏冷冻食品批发市场副总经理王永军介绍。
     “29块钱一斤,正宗黄牛肉。”记者在紧挨着联谊市场南边的一条巷子里走了一趟,“黄牛肉”的招牌随处可见,不停地有商贩喊话招揽生意。记者看到,各家的牛肉表面颜色各不相同,但都透着一股锈红色,有的牛肉因为暴露在空气中太久,表面已经发黑。最便宜的是所谓的“牛头肉”只要20元/斤左右;最贵的“腱子肉”售价则在35元/斤--38元/斤之间。
    一些商贩为了证明自家的牛肉品质,还不停地邀请一些询价的市民品尝。“吃着有些软,没什么劲道,一嚼就烂,味道还有点发酸,不知道加了什么!”在一家熟牛肉摊点,一位市民尝了之后对身边的同伴说道。摊点的女老板急忙解释,这是五香粉腌制卤煮留下的味道,这是正宗的黄牛肉。
    “你们这儿的牛肉怎么这么便宜?”记者问。女老板白了记者一眼后,有些不情愿表示,他们这里的牛肉都是厂家直销,属于批发性质,很多食堂、中小餐饮店都是从这里拿货,还有很多市民也喜欢在这里购买,每天的销售量多所以就便宜。但是,知情人却告诉记者,这些所谓的黄牛肉其实都是国外进口的冻牛肉,有的甚至是走私来的。
    “什么黄牛肉,生的黄牛肉多少钱一斤?都是些进口的冻牛肉。”同样在联谊市场旁的巷子里,一家卖鲜牛肉的摊点老板神秘地告诉记者,这里最便宜的鲜牛肉也要30元/斤左右,这些熟牛肉其实全部都是进口冻牛肉制成。“你以为电视上那些冻牛肉都到哪里去了!都被各地农贸市场的熟食店消化了。”他还向记者透露,普通人根本看不出牛肉的产地,只有商家根据包装才知道是哪里产的肉。如果通过走私进口,则比国内价格要便宜很多,十几元、二十元左右就可以买到。更有甚者,有的所谓牛肉就是进口来的水貂肉,放入牛肉香精煮制。“大点的水貂也有二、三十斤,做成牛肉根本看不出来。”
    在“张欢熟牛肉”摊点旁的招牌上写着“正宗黄牛肉”,但是老板却直接了当地告诉记者,她家的牛肉就是进口的冷冻牛肉。“冻牛肉、鲜牛肉煮熟了都一样。”在另一个摊点,一个小姑娘有些怯生生地告诉记者,“我们这里都是鲜牛肉。”旁边的一名年纪较大的妇女也向记者解释,她们家没有冻牛肉,且出售的牛肉都是自己卤制的。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牛肉摊点的后身,就是***留下的一片建筑废墟,建筑灰尘随风飘散,摊点上的熟牛肉大都没有遮挡物,完全暴露在空气之中,卫生状况令人堪忧。而在一些摊点的后面,直接就是加工牛肉的小作坊。记者看到,外表满是污垢的不锈钢锅正在炉子上突突地冒着热气,地上污水横流。
    记者在联谊市场附近的一处牛肉作坊看到,这里的生产环境更是恶劣,冷冻牛肉直接扔在地上解冻,工人将解冻后的牛肉放入水池中浸泡腌制,所用器具都污垢不堪。附近的居民向记者反映,他们附近的人从来不在这里买牛肉一类的腌制品,每次腌制、卤煮牛肉的味道都特别大,甚至有些刺鼻,冬天还好一些,夏天苍蝇到处飞,旁边的一条小河里也到处丢的是肉上割下来的零碎。
   
    专家建议:购买牛肉可望、闻、切
   
    “我们的生鲜牛肉来自湖北、安徽等地,批发价38元/斤。”凤凰桥街上一家牛肉店老板余仁明告诉记者,他们这里的熟牛肉72元/斤,如果价格在30元左右,原料一般都是冻牛肉、病牛肉。“市区基本没有屠宰牛的地方,最近的也要到天长、大仪拿货,你说那么多20多块钱的牛肉从哪里来的?”
    记者将联谊市场购买回来的29元/斤和35元/斤的熟牛肉邀请多人分别品尝,发现这些牛肉没有韧性,吃到嘴里软绵绵的,还有一点发涩、发酸的感觉。
    “像这样的牛肉是冻牛肉煮出来的,起码躺在冰箱冷藏半年以上。”烹饪***卢彬介绍,因为牛肉长时间储存以后,肌肉组织也在不停地变化,质地在变化叫做油脂酸败,所以像这样的牛肉建议大家不要去买。卢彬告诉记者,还有一些价格便宜的肉,充满了刺鼻的香味,显然是用香精处理过的,绝对不能食用。至于商贩所谓的20元/斤的碎牛肉,压根就不能算牛肉。“这样的牛肉是最差的,一般是牛头上面刮下来的淋巴,以及肚子下面的淋巴。”他建议,购买熟牛肉首先要看牛肉的颜色是否鲜艳;其次闻一闻是否有异味,是否有牛肉本身的香味;最后要看切的牛肉片,尝一尝牛肉的味道如何。
    广陵工商局消保科科长屠小兵介绍,对以猪肉冒充的牛肉,市民可从色泽、气味、弹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初步鉴别,“假牛肉”的红色是由色素染制而成,与天然的牛肉相比,颜色过红,不自然;牛肉脂肪呈白色或乳黄色,比猪肉的脂肪要少,猪肉有种特有的甜味,而牛羊肉气味较腥。一般来说,牛肉的纤维长度较长,肉质结构粗并紧凑;而猪肉的纤维长度较短,肉质结构细并松散;牛肉口感较老,猪肉口感较嫩。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会客厅]侃爷萨苏 下一篇[新闻调查]“美滋滋”——食品安..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