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聚焦两会] “清水活水”惠民生
2015-01-16 09:20:47 来源: 作者: 【
导读: 治城先治水,关键是活水。市政协委员、西园饭店副总经理刘军认为,要实现城市“清水活水”,势必要将城区内外全部水系沟连贯通起来,才能激活水源实现活水清流。按照《扬州市城市“清水活水”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城市主干河道水系沟通工程。

三年攻坚,一年会战,“清水活水”整治在行动,到2016年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清水活水:两会受关注
   
    扬州枕江傍淮,发达的河网水系孕育了古代文化、滋润了现代文明。然而,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负荷加大,城区水系污染,水系生态净化功能告急,城区内不少河流都出现黑臭现象。2013年河流监测数据显示,市区22条河流达标率为36.4%,槐泗河、念泗河、新城河等12条河流为劣V类水体,污染严重。
     今年“两会”,多位代表、委员再次提交议案、提案,关注“清水活水”,《关于切实加强全市水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的议案》被列为今年人大“1号议案”,提出要重点关注水和大气环境的改善。在“治水”方面,要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严格保护地表水环境,严格控制与处理污水,严格管理饮用水源地,“至2017年底,全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5%以上,至2020年底,达标率87%以上。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等实施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至2016年底,中心城市全面完成新城河、引潮河、幸福河等8条河道综合整治,至2020年底,消除城市劣Ⅴ类河道。”  政协委员葛晓群、周雪晴、俞贞龙、刘军等也在关注“清水活水”,纷纷为控源截污、黑臭河治理建言献策。 
   
    清水活水:向黑臭河宣战
   
    “盼了这么久,河水终于一天比一天清澈啦!”“住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心情愉快地打开窗户了!”……最近,从童套河边走过,总能听到居民如此谈论。
    作为新城河的支河,童套河曾是远近闻名的“黑臭河”,让居住在沿岸的居民苦不堪言。“河水黑得跟墨汁一样,臭烘烘的,从河边走都要捂着鼻子。”“尤其是夏天,河水的臭味无孔不入,窗户不开靠着河边的屋子里都会飘着一股臭味。”“因为靠着‘黑臭河’,这边的房子想卖都卖不掉,就连租都租不上价,看房子的人到现场一看,转身就走。”
    1月11日,记者走访发现,如今这条河已经大变样:经过截污、清淤整治,河水逐渐变清;站在岸边,再也闻不到河水的臭味,肉眼还能看到河底;河中,固化微生物净化器设备静静地浮在水面上,正“咕嘟咕嘟”冒着气泡……住在周围的居民周阿姨告诉记者,“自从河边的异味消失后,看房子和租房子的人越来越多,租金也涨了不少。”
    事实上,变化的不仅是童套河。按照“清水活水”综合整治方案,2014年,我市对新城河(干流)进行整治,新城河路(文汇西路-江阳西路)段截污及道路改造正在施工;对漕河、邗沟河完成清淤;对童套河、幸福河等进行污水截流、河道清淤、驳岸修复等整治工作;对引潮河完成河道清淤和全线绿化移栽,正在实施污水截流;对沙施河、七里河完成沿线排污口调查及勘探工作……“‘清水活水’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共19个项目,2014年已经开工15个项目。”市“清水办”负责人孙昌明介绍,2015年将重点开展七里河、沙施河、念泗河3条河的综合整治工作,年内完成新城河、四望亭河、幸福河、引潮河、念泗河5条河的综合整治工作,同步完成瘦西湖及古运河束窄段的清淤整治工作,确保实现8月底前市区主干道活水全覆盖的目标。   
   
    清水活水:控源截污是根本
   
    “原来的引潮河河水清澈,风光秀丽,河里种植了许多的水生植物,郁郁葱葱,河上亭台楼榭样样俱全,河边还设有健身步道,是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位于邗江路与润扬中路之间的引潮河风光带曾让周边的居民引以为豪。然而,现在的引潮河河水早已发黑,并且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臭味。“过去,在这边散步、纳凉、跳舞的人可多了,河水发臭后,几乎都没什么人来了。”对于引潮河的变化,市民李阿姨觉得既遗憾又可惜,“希望引潮河能告别黑臭河,恢复往日的生机。”
    事实上,早在2008年,引潮河就进行过综合整治,通过清淤驳岸和采用生物浮床技术,引潮河的水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几年过去,引潮河为何又变臭?1月11日,正在现场进行污水截流的施工负责人介绍,引潮河黑臭的原因包括:上游无更多活水,大量污水落河,河道淤积严重,河水本身自净能力较差,以及沿河老百姓不良生活习惯。其中,污水落河是导致水质污染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污水管网建设滞后,部分污水处理厂管道进水量不足,无法对污水进行处理,此外周边的一些小区雨污管道未彻底分流,污水大量排入,早已超过引潮河的自身负荷。”
    治城先治水,治水先治污。随着童套河、幸福河、引潮河、沙施河等城市“黑臭河”整治动工,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治水、治污战役打响。按照整治计划,除沙施河、念泗河外,其余6条河道将在2015年消除黑臭现象。
    “要解决‘黑臭河’问题,‘治污’是关键。”市“清水办”负责人孙昌明介绍,近年来,我市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始终将“治水先治污”放在首位,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积水点改造、管道整治、雨污管网建设,并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河道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在地下。”市政协委员、省水利设计院规划二处处长周雪晴认为,“清水活水”,治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加大管理力度,从污染的源头抓起,“建议环保局牵头,对片区内河道排污口逐个检查,对沿线企业逐家检查污水、尾水及废气、尾气排放情况,严禁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对片区进行截污导流,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治污不能‘治表’,关键要‘治根’。”市政协委员、民盟扬州市委副主委葛晓群建议截污一定要彻底,否则将会陷入“污染-清污-污染”的恶性循环,如新城河的支河西沙河,经过整治后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兴城路桥下却仍有污水排入河道。政协委员何成达也认为,“清水活水”工程中一些黑臭河道得到改善,但是后期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否则治理效果将会打折扣。   
   
    清水活水:沟通水系引活水
   
    治城先治水,关键是活水。市政协委员、西园饭店副总经理刘军认为,要实现城市“清水活水”,势必要将城区内外全部水系沟连贯通起来,才能激活水源实现活水清流。按照《扬州市城市“清水活水”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城市主干河道水系沟通工程。
    1月12日,记者在老黄金坝闸西侧看到,连通古运河与瘦西湖水系、新城河水系的关键工程——黄金坝闸站扩建工程建设已经过半,该闸站建成后,将成为市区目前最大的闸站。“古邗沟连通瘦西湖水系,而瘦西湖水系又连通沿山河和新城河,处于古邗沟与古运河交叉口的黄金坝闸站建成后,将为瘦西湖水系和新城河水系换活水。”施工单位负责人介绍,黄金坝闸站引水设计流量为18立方米/秒,比既有流量有了大幅增加,能够满足抽排水要求,将于今年汛期前建成投入使用。
    而作为连通瘦西湖水系与西部水系的重要节点工程,平山堂泵站也正在建设中。施工现场井架高耸,一片繁忙。“通过组合调度,引平山堂前水活沿山河,从根本上解决沿山河‘断头河’、‘死水’的问题。”市水利局工程处工作人员介绍,按照项目规划,平山堂泵站将于8月底完工,建成投用后,从瘦西湖引入的活水,实现西部活水全覆盖。经论证分析,泵站建成后可在12~16天时间内对污水区域河道换水一遍,将惠及约80平方公里范围,总人口30多万人的区域河网水面,结合清淤疏浚、控源截污、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全面提升城市河道生态环境质量。
    扬州闸是城区防洪“东大门”,也是古运河、瘦西湖“清水活水”优质水源的引水口。据了解,目前扬州闸改建重要节点工程——405米“地下河”建成,整个闸站将于年底前建成。统计显示:在淮水较丰年份,我市通过扬州闸利用淮水为古运河、仪扬河换水量达6亿方以上,相当于换掉了四、五个邵伯湖,即使在干旱年份,换水水量也达3亿到4亿方。
    “治城先治水”,“既要治好水,也要用好水”。市委书记谢正义在调研“清水活水”城市建设工作时指出:加快推进“清水活水”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是提升城市品质和回应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迫切需要。“治水是一个系统工程,‘清水活水’工程还需要长效管护和常态监管。”市政协委员、民盟扬州市委副主委葛晓群认为。市政协委员、邗江区爱卫办主任俞贞龙则认为,清水活水工程还应少一些人工、机械的干预,多一些原生态的修复,“如在美化河道堤岸时,可以增加美人蕉、阶前草等对河道自净帮助较大的草本植物,增加堤岸植物在河道水系与环境互换时的自净能力;在河道靠岸边水中栽种芦苇、茭白 等水生植物,提高对堤岸的护坡能力和水系自净能力。”
    “江淮安澜、碧水清流、人水和谐、诗画扬州”,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市,扬州努力在3年内基本建成“清水活水”、“不淹不涝”城市,到2016年将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闻调查]取暖“神器”里的安全.. 下一篇[聚焦两会]保障房建设“大提速”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