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焦点
焦点
导视
2025年5月1日
焦点
服务好不好 “企感”说了算
企业友好型城市建设自提出以来,好评如潮。清明小长假期间,有外地友人来访,对此举赞不绝口。服务理念能否“变现”,以“营商”促“赢商”的持续改革能否见效,企业的切身感受是最终的衡量标准。简单来说,就是服务好不好,“企感”说了算。
企业是经济的筋骨,百姓的饭碗,发展的依靠。对企业好,就是为城市好,对自己好。企业从举办到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提供务实管用的服务理所应当。营商环境优化,比拼的就是服务的有效性,让企业从服务中感受到“好”才是真的好。这就需要服务者不但要依法依规搞好服务,而且还要有用户思维、问题导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创业要有“高人”指点。新旧动能转换,新技术迭代更新,新模式层出不穷,创业者站在时代风口跃跃欲试,只能成不能败。规避风险,找准机会,果断出手,取得成功,既需要创业者谋定而后动,也需要服务者出手相援。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办事程序,是优化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服务不能止步于此,更要比拼加分项。为创业者提供决策依据、智力支持,应是努力的方向。服务者要与创业者同气相连,依托部门服务优势,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帮助企业分析市场走势、技术发展路径、行业准入门槛、同行发展教训,把机遇挑战讲清楚,将压力动力搞明白,为创业者避免误入歧途建言献策。这是服务清单外的附加服务。对确定创业的项目,资金如何筹措,人才如何招引,生产如何组织,管理如何加强,固然无需大包大揽,但设身处地帮其解决难题,一定会得到企业的好评。
创新要有“贵人”相助。创新者因不落俗套而孤独,因勇毅前行而孤单,一路前行需要结伴而行,“贵人”相助不可或缺。技术创新受阻时,揭榜挂帅正当其时,政策扶持义不容辞。模式创新受困时,出谋划策竭尽全力,审慎监管留足空间。市场创新受挫时,鼓励加油如虎添翼,从头再来未来可期。能否做好“贵人”,为创新者提供帮助,取决于服务者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对技术的了如指掌,对模式的驾轻就熟。这有赖于服务者阅历的积累、工作的历练,取决于服务者思想的认识、练就的见识、决断的胆识,以及对于政策的精准解读和运用的精确灵活。创新者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服务者如影随形、随叫随到,也是不可或缺的保障。
创造要有“众人”爱护。企业家站“C位”,不仅是政府对创造者的礼遇,也是社会对创造者的鼓励。企业家是城市弥足珍贵的资源,他们创造了企业,扩大了就业,提供了税收,改善了民生。对于他们作出的重大贡献,全社会理应给予褒奖。对企业家给予更多的宽容厚爱,是建设企业友好型城市的重要内涵,也是彰显企业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标尺,更是提升企业友好型城市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发展的顺境还是逆境,礼遇企业家的光荣传统不能变,宽容企业家的一贯作风不能变,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不能变。只要有企业在,城市就有希望;只要有企业努力,民生就有保障;只要企业变大变强,城市必将走向辉煌。
企业的“切身感受”,不大可能是条分缕析的定量分析,更多是平时无微不至服务的综合评价。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更好地服务企业,靠的是服务者发自肺腑的真性情、排忧解难的真功夫、务实管用的好效果。服务好不好,企业友好型城市建设成效如何,评价主体是企业,最终还是“企感”说了算。(作者:金沙人)
下一版
封面
焦点
焦点
导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