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 焦点
  • 扬州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科创

  •        正如纷至沓来的客商所期盼的,今年的烟花三月仍然是产业科创之风劲吹。“今天的扬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高质量项目、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平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和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深入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紧抓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这不仅是对客商的邀约,更是历史文化名城向“双万亿之城”进发的豪迈宣言。
           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对过去的褒奖,产业科创名城是扬州新时代奋斗的英姿。它意味着不吃老本,勇创佳绩,走出新路;意味着不惧困难,勇于创新,转换赛道;意味着不等不靠,自强自立,展示风采。历史文化名城与产业科创名城的“双城记”,依靠企业,抓住产业,用一个个科技发明、技术进步,用一个个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用一个个深度融合、集体攻关,让文化传承抓得好、科技创新抓得实,使人文经济学的扬州实践开花结果,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蓄势赋能。
           用科创重塑经济地理。科创向来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早在几年前,我们就锚定产业科创主航道,出台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主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推动智改数转网联,传统产业因智能化改造而重焕生机,新兴产业因大项目推进而快速崛起,未来产业因紧盯前沿科技而加快布局,开发园区以亩均产出机制倒逼科创,企业以争先进位追求科创,科技人员以追求卓越致力科创,机关部门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科创,言必科创,行必科创,一切围绕科创,一切为了科创。古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科创,产业科创硕果累累,专精特新企业层出不穷,行业“小巨人”力挫群雄,科创“揭榜挂帅”蔚然成风,发明专利交易红火,“扬州造”因科创含量不断提升在市场上声誉鹊起,长三角上的扬州分外引人注目。
           用科创重现城市风采。扬州美,不仅在风景更在文化。历史文化耳熟能详,现代文化因科创而颠覆大家认知。我们不仅有“三把刀”,更有高科技,这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对“三把刀”文化,我们保护的是精湛技艺,传承的是创新精神,最终化为造福于民、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其实,“三把刀”就是历史上的“专精特新”,是古人创新创造的成果,流传至今才积淀为文化。今天的扬州不甘于平庸,不满足于过往,而是放眼世界,追新逐高,用产业科创创造新的历史文化。今天的扬州人不再单纯地推介“三把刀”,而是自豪地介绍我们有土生土长的院士,有行业领军人才,有国家科技进步大奖,有特色产业集群,有隐形冠军,有名牌产品,等等。这些科创成果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采,这些才是最能打动人,也是最能吸引人的文化,因为科创成了扬州最美的风景。
           用科创引领未来发展。无论是发展人文经济,还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还是推动争先进位,产业科创是唯一的选择。扬州这几年之所以被社会各界认可,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科创,城市气质因产业科创而变美,发展氛围因产业科创而变浓。我们有理由为过去的成绩自豪,但更有责任为未来的发展打拼。冲破居中思维,容不得歇口气,需要的是一鼓作气,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在扶持政策供给上不断优化,在机关作风转变上永不满足,尊重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积极性,支持科研人员自主创新,形成全社会鼓励支持产业科创的浓厚氛围,为扬州的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科创,这是近年来扬州高质量发展凝聚的共识,是当下破解难题的“撒手锏”,也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不二法门。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产业科创永远都是城市不变的主旋律。(作者:金沙人)
  • 封面

  • 焦点

  • 焦点

  • 导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