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焦点
焦点
导视
2025年10月16日
焦点
为小东门,与外地朋友打了场口水仗
国庆长假,外地朋友来扬州,瘦西湖、何园、个园这些景点必须逛,东关街、皮市街、仁丰里这些街区也必须去。尽管人头攒动,但并不影响观景逛街的心情。节假日不就是图个人多热闹吗!朋友有几年不来扬州了,但对扬州却是情有独钟,肚里的人文掌故、历史知识比我多得多,加上走南闯北,见识自然也比我高得多,一路上几乎都是他包场,我想插话互动还得瞅准时机。
朋友心直口快,看到就说,而且还引经据典,融入自己的思考,说得比导游好。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完全赞成他的观点,因为意气用事之下的脱口而出,往往经不起推敲。他远道而来,待客之道就是尽量让朋友满意,一些不同看法并不需要当面争得面红耳赤,相反,静静地听,更会让朋友感觉到宾至如归。两个直性子的人凑在一起,尽管我保持克制,但对他的一些偏激之词也并不能一味迁就,激烈交锋在所难免。在甘泉路,为小东门,就与他就打了场口水仗。
小东门盛装出镜是从前些时候的电视上看到的,我自以为这是扬州古城保护利用的最新成果,理应让朋友开开眼界。朋友从小东门桥沿小秦淮河步道再向西折返,看到河里的小花船还拍了照,看到花花绿绿的招贴画驻足观看,在一幢3层的新楼里转了转就出来,然后就对城门墙上的小东门介绍看了一会儿。本来以为是走马观花,想不到朋友要下马说花,对小东门评头论足起来,让我始料未及。
他先说小东门介绍不完整,只说了古未道今。这里是遗址,现在的小东门是复建的,怎能简要说下历史就算完事,还应加上复建的内容,说明原状是怎样的,复建的初衷,规划设计单位,建筑体量,功能定位,现小东门比历史的小东门有哪些新特点,使人看了就知小东门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复建的必要性、未来的可能性。现在的小东门介绍失之于粗、限之于古,未将古城保护利用背景下的历史本真性、风貌完整性、时代可感性、发展可持续性讲清楚,如有小东门的人文掌故再公之于众就更好了。
我辩解道,这不是刚刚弄好嘛,以后有机会肯定会完善的。他又问我,在这么逼仄的空间怎么建了个3层楼?河边上新建的民居本来就很挤了,又冒出这么个新楼房,难不成没有想到协调性?且不说颜色黑乎乎的不敞亮,摆在面前的几个问题就很难解决,这么大的建筑体量派什么用途?是搞千篇一律的大路货文创集市,还是搞竞争激烈的大饭店做美食生意?这是其一。其二,古城交通本来就不畅,在大路边上搞这么大的建筑体量,车往哪儿停?就不说停汽车,就是自行车、电瓶车也不好放,如果这个地方要生意兴隆,常态下停个百儿八十辆电瓶车是个底数,交通拥堵是大麻烦。如果没有这么多电瓶车停放,说明生意不行,那这个大楼又建了干什么?其三,投入产出如何平衡?砌这么多房子,今后肯定要出租,租金能支付建筑成本利息就不错了,还本很难。
我看朋友越说越来劲,赶忙上来打圆场,来玩就是放松的,何必这么较真?不要看人挑担不吃力,你上场踢个球、进个球给我看看?评头论足谁不会,换位思考难上难。换了你做,说不定还不如呢。凡事要讲辩证法,一分为二看问题,结合社会环境、政策背景、特定条件等因素,多理解别人的难处,同情他们的苦处,想想未来的好处。许多事情好不好,实践了才知道呢。再说当事人又不呆,精明得很,你想到的人家早想到了。这个地方边做边完善,肯定会越来越好的。朋友说,这话要听,我也相信会越做越好。但看了现场,有些问题我还是想不通,不知道当事人是怎么算账的。投入产出平衡才能基本维持,略有盈余才能良性循环,有高收益才能健康发展。小东门复建工程似乎投资量不是很大,就项目本身盈亏来讲,还是个问题。我说应该没问题,算大账,这个项目不会亏。因为取得产权后就形成了固定资产,在账面上不会有问题的。朋友说,典型的外行说内行话,资产分有效资产和无效资产,那些不能流通变现的都是低效乃至无效资产。你说这个东西价值连城,但卖不掉时,你想去换个烧饼都不可能。这些焊在地上的土木工程,用起来发挥效益就有价值,用不起来就是个有价无市的摆设。当然我说这些,纯属读三国捧泪,替古人担忧,大可不必。
这就对了嘛,我赶忙接话,古城保护不能单纯算小账,要算政治账,算长远大账。话音刚落,朋友又劈头盖脸地说了一句,你懂什么是政治,什么是大账吗?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就古城而言,加强水电气、排污管网、绿化亮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居民最期盼的,在当前把有限的财力用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是最现实的政治。至于这些经营类的项目,与民生改善关系不大,应交给市场去做,根本无需越俎代庖,将有限的现金流套牢在重资产上。至于长远大账,你更不能信口开河。投入讲回报,项目谈效益。我姑且同意你说的形成资产,但银行还本付息很现实,一旦市场风吹草动,租金收不全,那就会诱发金融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这个项目体量不大,不至于酿成风险,但防范意识还是要有的。孔明出兵先防败,败字当头,心有敬畏,才能把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排除,这样就能无往而不胜。
朋友见多识广,言之有据,急于辩解的我显然处于下风,于心不甘,但又无能为力。他的独立见解固然刺耳,但未必没有价值,真正的价值也许就是偏激的那部分,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不过有些问题还真需要我们事后冷静地想想。比如什么是政治、什么是大账、古城保护的历史原真性、文脉传承的有序性,等等。特别是算账问题,《人民日报》今年9月2日理论版上的《既算好“大账”,也算好“细账”》可以好好看看,此文对大账细账有深刻的研究。其实,我们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就怕以算大账为名掩盖自己算小账的无能。一个在基层单位负责的同志,如果整天将算大账挂在嘴上,而不是把每笔小账算精,对当前和长远有统筹考虑和安排,那不免使人对他另眼相看。过去邓拓写过一篇小品文《一个鸡蛋的家当》,不妨从网上找来看看,也很有意思。原文大意是,一个穷光蛋整天做发财梦,有一天,他从邻居那儿搞来了一个鸡蛋,就盘算蛋孵成鸡,鸡又生蛋,蛋又孵鸡,很快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发了大财,正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想不到鸡蛋掉地上了,一下子让自己又回到了严酷的现实中。我们仅有的一只鸡蛋,万一摔碎了怎么办?
事非经过不知难,适应在聚光灯下工作是常态,听听不同意见,未尝不是个警醒。扬州古城保护利用工作克难求进,最终要靠深化改革这关键一招,强化系统谋划战略思维,在体制机制上求创新。既要考虑怎样保,也要想到如何用,既要筹划钱从哪里来,也要想到今后如何还,既要抓住文脉传承根本,又要想到经济上如何强筋健骨,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想到民间社会资本主力军的力量,既要注重重点点位的率先突破,又要想到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的迫切愿望,既要立足古城想问题做决策,又要想到跳出古城开眼界拓思路,等等。总之,就是不急于把文化装腔作势地摆出来,而是通过绣花功夫,把生活生产生态统筹好,由内而外透出来,精打细算,文火慢炖,抓实百姓生活、科技生产、人文生态等真文化,使古城真正强筋健骨,探索人文经济学的突围之道,体现古今交相辉映。
阴天防下雨,出门带把伞,不是坏事。朋友关于小东门口无遮拦的议论,是不明真相的即兴点评,偏激是毋庸置疑的,但良苦用心也是不容怀疑的。如果将此当作瞎起哄,那这口水仗肯定就是一个笑话,而我的朋友从不怀疑别人的知识见识胆识。(作者:金沙人)
下一版
封面
焦点
焦点
导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