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新闻调查】南河下,下一个东关街?!
2015-05-12 19:07:33 来源: 作者: 【
导读:南河下入围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引得游客纷至沓来,也引发人们对古城保存最为完好的街区发展动向的关注,一直持续火暴的东关街则被当成了“镜子”。

  南河下:游客走进“深闺”
   
    “充满生活气息的古街巷,触手可及的历史文化古迹,逛这样的地方太有感觉了!”4月29日,慕名来到南河下游玩的南京游客孙杰感慨,“国字号”的历史文化街区真是名不虚传。“我来扬州多次,还是第一次到南河下来,想不到能看到这么‘原生态’的地方”。孙杰是一位典型的“背包客”,每当听说有“值得一看”的历史文化景点都想去亲身体验一番。
    随着南河下片区近两年的打造和推广,特别是入围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以来,外地的“背包客”和旅游团增多,前往南河下的本地游客也多了起来。而过去南河下片区除了知名景点何园“一枝独秀”外,其他区域少有游客光顾。“我们家门口越来越热闹了。”5月3日,家住丁家湾的戚先生表示,最近明显感觉到游客多起来了。在戚先生看来,南河下“到处是宝”,发展旅游指定能“火”。
    “南河下与古运河关系密切,因为街在河堤之下,故称‘河下’。历史上的河下街分为南、中、北三段,因历史变迁等原因,目前只有南河下老街尚存旧貌。”扬州知名文化学者韦明铧表示,“南河下”过去的繁华与盐业有关,清代聚集居住着大批盐商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南河下街区风貌保存极为完整,目前除了有众多保存完好的盐商宅第和会馆,片区内古街巷阡陌纵横,古井、老宅众多,古建筑的夹墙、砖刻门楼等也多沿袭原型。”
    据介绍,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北至广陵路,南临古运河及南通路,西至渡江路,东至徐凝门路,占地总面积630.45亩,形成于明代中后期,是扬州保存最为完好、最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南河下:文化旅游双重定位
   
    南河下,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东关街?面对这样的疑问,南河下片区保护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徐汇川表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东关街的成功,让人们对入围“历史文化街区”的南河下充满期待。
    “东关街和南河下有着各自的独特历史文化背景,没有可比性。”韦明铧表示,南河下曾是盐商聚会、联络和居住的区域,东关街则是盐商补充物资、商贸交易的场所。“东关街在利用方面保留了其商贸特点,游客既能欣赏到古色古香,也能购物消费,感受现代文明。南河下的发展应当契合其古城会馆文化的特色,结合现有的客观条件、人居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而不是简单地对比***。”扬州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实上,2013年,我市启动对南河下片区的保护和利用之初就已经为南河下片区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南河下片区将立足现有建筑分布,着力打造“两核两带四片区”,其中两核为何园、小盘谷,两带即徐凝门路、广陵路,四片区则分别为历史文化片区、高端会所片区、园林休闲片区、养生文化片区。“以南河下片区为核心,建设集民居客栈、会馆经济、惠民安居、文创产业、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片区。”
    记者日前在南河下片区看到,新近改造的徐凝门大街已经已经初现晚清明国风貌,沿街的商业店铺多数已经装修或营业,街南首的街区特色牌坊飞檐翘角,小瓦覆顶;分布在片区内的数十家民居客栈也已经基本完工。“今年将对南河下片区进行立体绿化,片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修缮等工作也将陆续开始。”徐汇川表示,南河下片区将着眼于文化发展和旅游休闲的双重定位。“原计划将南河下片区打造成4A级景区,现在被命名为‘历史文化街区’,我们将综合考虑两方面具体要求,既要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也要发展好旅游休闲产业。”徐汇川表示,南河下片区保护改造的基本思路不会变,整个工程预计八到十年时间成型。“历史文化街区的荣誉要求我们在片区改造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存。”
   
    东关街经验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虽然有阴雨天等因素,东关街的旅游依然持续火爆,三天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东关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了原汁原味地再现东关街明清古街风貌,市古建公司四处搜集旧砖、窗格、石雕等古建材料,最远甚至跑到了江西。”名城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汁原味”是东关街被认可的基础,商业业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吃、住、游等多个层次是关键因素。东关街在建设中力求“修旧如旧”、“整旧如旧”,在严格筛选材料、工艺、工匠,保存建筑符号、历史信息、文化元素原真性。在街区运作方面,尝试让经营风格与古街的格调相一致的“老字号”带头入驻东关街,在租金等方面给予他们优惠政策,并通过这些“老字号”引来客源,同时带动其他商铺开张。
    在徐汇川看来,尽管南河下片区的保护、开发思路等方面与东关街应该有所区别,东关街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东关街在片区规划、历史遗存保护等方面的经验都能为我们所用。”徐汇川表示,南河下目前正在借鉴东关街的成功做法,向国内外顶尖的规划设计机构征集各个功能区的规划,日前还在片区成了***工作室,聘请文化、古建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为南河下的历史文化等“著书列传”,挖掘南河下片区的“故事”,为更好地宣传和推介南河下片区做准备。   
   
    问题与对策
   
    事实上,东关街还有提升的空间。“实现东关街与相连的古街巷联动,既能丰富整个街区的业态,也能让游客‘慢下来’享受休闲式的深度游,同时还能缓解旅游淡季带来的商户经营难题。”名城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少游客游玩东关街的感受是“被后面的人赶着走”。在该负责人看来,古街巷的开发利用牵涉到街巷整治配套、与居民如何“和平共处”等问题,需要政府统一规划协调。
    “东关街上手工艺、特色小吃等店铺林立,‘商业味’太浓,文化、休闲等类型的业态太少。”王先生等商户表示,历史文化名街不宜过度商业化。“在商业业态方面,东关街上与吃有关的店铺过多,俨然成了“小吃一条街,同样也与历史文化名街不太相符” 。“有些历史文化景点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记者在东关街走访时听到游客这样抱怨。记者试图进入李长乐故居、逸圃等景点,或是遭遇“铁将军把门”,或是被保安告知“游客不让进”。名城公司方面的解释是,为了保护这些景点,不得不通过收门票的方式控制游客数量,相关的收费还没有获批,目前只能禁止游客进入。
    对于如何避免东关街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徐汇川表示,在区域内街巷子互动方面,南河下片区将在划定几大功能区的基础上,通过多条横跨越不同功能区的游览线路将各个功能区串联起来,尽可能做到“每条线路上都有所有的业态”;在徐凝门大街等沿街的商业业态定位方面,将历史文化的元素融入沿街的商业中,主打“中国风”、“广陵驿”等风格,避免业态单一,做到同业态差异化经营。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闻故事】“狼爸”的烦恼 下一篇【新闻调查】长生寺阁火灾再敲警钟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