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指尖上的扬州-沿革的手艺(二)
2012-09-28 10:05:16 来源: 作者:游程 【
导读: 扬州,一座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 曾经三次大繁华,又曾经数度烽火,扬州历经岁月轮回,兴衰交替。而就在富庶繁华之上,诞生了扬州工的精湛深厚、出类拔萃、独树一帜,以及扬州工艺品的美轮美奂、光彩照人,在烽火岁月之后,扬州很多工艺又得以幸存保留,日积月累并传承光大。 随着年轮翻转,今天,扬州工艺品以其特有的精湛工艺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海内外宾朋,展现出舟车辐辏、市廛繁华的历史长卷,并成为扬州馈赠国际友人的礼品和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扬州工,独步天下。

公斤,以全国著名石窟为素材,集乐山大佛、大足石佛、龙门大佛和云冈石佛于一体,构成深邃幽秘的福地仙境,作品面市立即引起轰动,业界称此玉山是继《大禹治水图》之后二百年来仅见的玉器珍宝。
    当“疯狂的石头”遭遇“扬州工”,便成就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
    不止玉器,扬州的漆器同样有着令人炫目的工艺和历史影响力。
    9月14日,中午1点半,当大多数人都在午休时,漆器***池家俊却在工作室内伏案疾书,他正在做的是一件2米多高的花瓶的设计稿件。从事漆器设计工作40多年了,年近七十的池家俊仍坚持每天都到工作室。上午8点半到11点半,是他雷打不动的“工作时间”。
    扬州漆器同样历史深厚,其起源于战国,兴旺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扬州是我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漆器的重点产区。”在池家俊的眼里,漆器设计与制作工艺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历史文化”。
    唐代扬州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漆器工艺的突飞猛进。到明清时代,则更为辉煌。这个时期的扬州漆器,不但恢复了一度失传的漆砂砚工艺,以彩贝镶嵌在漆面上的点螺工艺也异军突起。更有一种集大成式的漆艺,其法以金银、珊瑚、珍珠、碧玉、翡翠、玛瑙、玳瑁、绿松、螺钿、象牙、蜜蜡、沉香等为之,雕成山水人物、树木楼台、花卉翎毛,嵌于檀梨漆器之上。据说这一工艺因为是周姓漆工发明的,故称“周制”,而“周制之法,唯扬州有之”。
    如今,被国家保密委员会确定为二级保密的点螺工艺与雕漆嵌玉工艺,是只有扬州才拥有的绝技,而另一项有影响力的平磨螺钿工艺,其他地区虽也能生产,但产品摸上去凸起,而扬州的产品却是远观立体,近触平滑如镜。
    之前由于缺乏宣传,博物馆收藏漆器并不多。但近年来,随着投资扬州漆器市场的火爆,漆器成了藏家们追逐的投资品种。近年来,拍卖市场上漆器的价格屡创新高,每年春秋两次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举行的艺术品拍卖会上,明清时期出品的漆器精品都拍出令人满意的高价。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主要博物馆均有扬州漆器传世作品收藏。例如,故宫博物院已知20余件,南京博物院已知4件,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洛阳博物馆、避暑山庄、日本、英国、美国等地博物馆均收藏有传世扬州漆器。
    有人说,每一种存续的技艺都需要跟时代磨合,经历阵痛,才能得到重生,雕版印刷也不例外。
    公元824年12月,杭州城里寒冷而萧索,一骑快马直奔刺史府邸,信使为在任刺史白居易送来的是好友元稹的信。信上说,元稹为白居易编辑的书《白氏长庆集》已经完成。“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元稹说。
    模勒,就是雕版印刷,“扬越间”即是扬州。
    1200多年后的今天,还是在扬州,刻印工人仍然坚守着最传统的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
Tags:扬州 玉器 漆器 刺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指尖上的扬州-精细的活儿 下一篇陆川《鸟巢-吸引》火爆国庆档 左..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