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医院“黑护工”扰乱正常医疗环境 监管存真空地带亟待规范(三)
2012-11-02 11:17:55 来源: 作者:严柳 【
导读: 近日,市民靳小姐的爷爷因病入院治疗,但发现花120元请的“一对一”24小时护工不但在病人治疗时擅自离开,还背地里同时护理其他病人。记者调查发现,医院护工目前十分紧缺,且缺乏专业的经营公司,护工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不高且持证率低。

o;黑护工”,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文化程度不高,要想按照医院的要求进行有组织的业务培训,追求护工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说取得护理员资格了。物业管理公司也想将护工统一管理起来,正式将护工聘为公司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但护工的流动性实在太大,经常以各种理由说不干就不干。比如现在到了农忙时期,很多护工都要回家“过忙”。就算物业公司坚决不放人,这些护工完全有可能转为“黑护工”,不但多挣钱,还成为了“病员护理中心”的竞争对手。
    一方面是病人对护工的迫切需求,而物业公司的护工人数不够;另一方面是护工认为不够自由,不愿加入物业公司被收取管理费。
    记者在扬州另一家大医院了解到,虽然该院与物业管理公司合作,已经基本杜绝了“黑护工”,但是从事护理的人员也大都是50岁左右的外地人以及周边乡镇的农村妇女,护工资源非常紧缺,而他们的护理经验大多来自于平时的实际操作以及他人的传授,所以也有一部分护工并没有取得护理员资格证。
    记者也注意到,目前扬州缺少专门的公司从事护工业务,大都由医院委托物业公司经营服务。而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将没有取得护理员资格证书的护工均统称为“黑护工”。
    本报记者/严柳
Tags:黑护工 医疗环境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诚信举动感动全国 电台记者全程见.. 下一篇狮子头“出征”单品出击能否解淮..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