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湾头老街:历史与现代的邂逅(三)
2012-12-07 10:29:37 来源: 作者:严柳 【
导读: 湾头地处扬州城东北,旧称茱萸湾,古运河水道至此转弯,故称湾头。旧时,茱萸湾是扬州的水路门户,是抵达扬州的象征,有“上扬州,拢湾头”之说。 湾头老街的南段,当地人称为老玉器街。老街上的玉器生产,兴盛于上世纪80年代。在这条不足1华里长的街上,叫响了“扬州工,源湾头”。 盐运与玉器加工在湾头兴旺,历史与现代仿佛瞬间交错。

rdquo;的转轮打磨玉器的声音。老玉器街两边林立着大大小小的玉器作坊,据说最多时达到了300家。
    目前,张宝东、张宝桂兄妹都已退休,在原来的玉雕厂宿舍楼,我们看到最初从事玉器加工的玉雕工人们大都已离开了这一行当。也有些人,已经成了“***”,离开了这座破旧的宿舍楼。从张宝桂的神情中可以看到,玉雕厂的那一段繁荣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就像张宝东向记者诉说湾头老街的繁荣时一样,神采飞扬。
    张宝东说,自己的儿子目前正在新疆从事玉器方面的生意,将新疆盛产的和田玉运回湾头找人加工后出售。近几年,整个玉石料市场水涨船高,很多质地较好的玉石籽料更是有市无价。
    而张宝桂的儿子从船厂辞职之后,拜玉器***顾永骏的儿子顾铭为师,学习玉雕。
    湾头镇宣传科长徐传清告诉记者,由于玉雕主要依赖手工制作,“以师带徒”是传承技艺的主要途径之一。也因此,多年形成的“玉雕学徒工拜师学三年,不拿一分钱工资”成为这个行业的“行规”,曾一度制约了玉雕技师人才队伍的培养。在湾头,七成以上的玉雕技师都是正儿八经拜师学艺,湾头学习玉雕不拿工资,并不能影响年轻人学习玉雕的热情。
    除了本地人,湾头也吸引了许多来自福建、浙江、河南等地客商在湾头加工生产玉器,并在市场销售他们生产的玉器产品,使得销售规模逐年增大。政府更是希望,通过对湾头玉器发展规划,改变老玉器街目前一家一铺的前店后坊传统模式,以超市柜台经营进而替代之,加速形成玉器加工集聚度较高的玉器文化创意产业园。 

逛老街 看新城 
    湾头目前的发展现状,让张宝东等老街的居民感到有些失望。他们认为,有关部门大力打造玉器市场,短期虽可预见经济效益,却忽略了老街上的各种旅游资源。
    据说,湾头坊间一直都传闻,有关部门曾设想通过在壁虎河上架设一座新桥,直接将茱萸湾公园与“石壁虎”相连,再由“石壁虎”一线游览老街,后可至玉器市场。河上可游船,沿途欣赏茱萸湾公园和湾头老街的各个景点。计划将老街居民全部搬迁,打造成另一个“东关街”,但却因为缺少资金一直未能成形。
    张宝东提及的这种以旅游带动玉器行业的长远思路对于目前的湾头来说,要在短期内实现也许相当困难。但我们又看到,玉器行业在湾头的繁荣发展又让人感觉到似乎“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只是沿途的风景。
    湾头的街道上,到处林立的是脚手架。徐传清告诉我们,这是为了将墙面整修成统一的样式,配合古镇的旅游业和玉器业。而在新玉器街的西入口,我们看到已经有了镇区的导览线路图,以玉器带动旅游已经在这里起步。
    湾头的街上随处可见到外地的车牌号码,说着各种方言的人带着玉石慕名来到这里找扬州玉雕匠人为其打磨出一件件艺术品。湾头玉器城位于湾头玉器市场一期核心地带,拥有门面房39间,约1200平方米,均已改建成柜台式超市市场,有柜台270节,共吸纳商户136家,已全面进入营业状态。目前,湾头玉器城建设已投入3000万元,预计总投入4000万元。
&nb
Tags:湾头老街 历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出台半年,多数条款未能执行 快递.. 下一篇江都“粮满仓农化”被投诉的背后..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