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湾头老街:历史与现代的邂逅(一)
2012-12-07 10:29:37 来源: 作者:严柳 【
导读: 湾头地处扬州城东北,旧称茱萸湾,古运河水道至此转弯,故称湾头。旧时,茱萸湾是扬州的水路门户,是抵达扬州的象征,有“上扬州,拢湾头”之说。 湾头老街的南段,当地人称为老玉器街。老街上的玉器生产,兴盛于上世纪80年代。在这条不足1华里长的街上,叫响了“扬州工,源湾头”。 盐运与玉器加工在湾头兴旺,历史与现代仿佛瞬间交错。

    湾头地处扬州城东北,旧称茱萸湾,古运河水道至此转弯,故称湾头。旧时,茱萸湾是扬州的水路门户,是抵达扬州的象征,有“上扬州,拢湾头”之说。 
    湾头老街的南段,当地人称为老玉器街。老街上的玉器生产,兴盛于上世纪80年代。在这条不足1华里长的街上,叫响了“扬州工,源湾头”。   
    盐运与玉器加工在湾头兴旺,历史与现代仿佛瞬间交错。




上扬州 拢湾头
    扬州话里的“拢”有“顺路”的意思,也就是说,到扬州必须要先到湾头,湾头地处扬州城东北,到了湾头意味着就到了扬州。
    而现如今,这句话却用来比喻某人办件事,兜了圈子绕了道,忙了半天还是老样子。
    湾头是南北往来的商旅水上进出扬州的“门户”,由此注定了老街的繁华命运。先是吴王刘濞开茱萸沟通海陵仓,随后历代又是盐运、漕运的必经之地。而到乾隆下江南时,湾头更是盛极一时,乾隆帝六次南巡均经过此地,并留有行宫。
    “东西南北月牙湾,岸水临风是老街”,因此,走访老街极易被方向所困,老街临水而建,老街绕弯,成月牙形,老街居民又叫“镰刀街”。老街的路面,大都是青条石铺成的,两边竖着,中间横着。两边的民房内,不时传出玉器的打磨声。老街保存之完好,让我们惊讶。
    走进湾头的时候,立刻感受到了这座千年古镇的与众不同:这里人来人往,热闹得很。就算是相比其它古镇最为冷清的老街上,也不是都住着老年人,还有不少的年轻人进出走动,男男女女,操着各地口音的孩童在狭窄的街道上跑着、喊着。
    家住北街28号的张宝东,每看到此,都会不由的想起自己的孩提时代。那个时候,老街的两边还都是铺面,收购站、供销社、棉花店、漆匠店等等一应俱全。古街曾经一天早晚两市,有肉案子、鱼担子、澡堂子、茶馆子等等,服务于靠岸的船家,请客的居民,上街的农民。他告诉我们,老街以避风塘上的古闸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各有一道拱门,如今门墙斑驳,唯有“古茱萸湾”和“保障生灵”依然清晰。由于弯绕,两段又呈东西向。各自的两端都有圈门,北段一端为“古茱萸湾”,另一端为“西连邗水”;南段一端为“北接棠湖”,另一端为“保障生灵”。
    湾头人将古闸叫做桥口,这里是过去最为繁华的地方,食堂、副食品店、大会堂使这里的人流最为集中,轮船“南京班”、“盐城班”都要从这里经过。每到夏天,孩提时代的张宝东和小伙伴们都要从桥口的木桥上往下跳,在河水中嬉戏玩耍。遇上大风阴雨的天气,经过湾头古闸进入避风塘的船能有100多艘。
    顺着张宝东的指点,记者看到水产门市的墙面虽然经历了风吹日晒,但门楼上的“水产”二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见。谁又能想到在过去,邵伯湖和瓜洲的渔船捕捞上岸的螃蟹、鱼虾在这里大量
Tags:湾头老街 历史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1/4/4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出台半年,多数条款未能执行 快递.. 下一篇江都“粮满仓农化”被投诉的背后..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