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人物】老党员曾金陶:我的扬州烽火年代(一)
2012-06-29 10:57:06 来源: 作者:俞晖 【
导读: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专程去扬州五台山医院,采访了86岁的老党员曾金陶。早在1948年他就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并荣获二等功、三等功。他在朝鲜待了五年半,上甘岭战役中,他四天四夜没有合眼。历次战争导致他精神有时出现问题。

老党员曾金陶:我的扬州烽火年代

 

  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专程去扬州五台山医院,采访了86岁的老党员曾金陶。早在1948年他就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并荣获二等功、三等功。他在朝鲜待了五年半,上甘岭战役中,他四天四夜没有合眼。历次战争导致他精神有时出现问题。
  如今,老人在扬州五台山医院住了不少年,有时精神状态好些了,子女就接他回去住。而更多的时间他会安静地坐在医院的病床前,听人读报纸给他听,有时候他也愿意将自己在扬州的烽火年代说给别人听。


   

    参加武工队

  1948年的扬州,城内反动军队很多。西门外的司徒庙、隆庆寺,北门外的平山堂、观音山、天宁寺、重宁寺,南门外的净慧寺、福缘寺,东门外的长生寺、卧佛寺、太阳宫、香阜寺和救生寺内,均驻满了***的军队;由里下河逃窜来扬的地主残余武装队,散居在附近村落;一些中、小学和瘦西湖风景区被散兵游勇占据。
  这些驻军、溃兵、伤兵整日无所事事,寻衅滋事时有发生,商家被抢、行人被打、住户被劫的事情连连发生。
  当年20出头的曾金陶是黄珏武工队的一员,年轻力壮的他能轻易抛起几十斤重的石锁。黄珏武工队一共18个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扬州的外围转圈,防止城内的***逃窜,也截断***的粮食来源。
   
    18个人对抗300人

  1948年10月23日,扬州城大雾。城内***几乎要断粮,他们便趁着大雾,派了一个中队去附近的黄珏抢粮。
  一个中队的***有两三百人,而曾金陶所在的黄珏武工队才18个人。***进入黄珏之后,抓了不少村里年轻力壮的男子,让他们将粮食运往扬州市区。
  曾金陶的班长李贵朝一看形势不对,要即刻阻止***运走粮食,立刻命令曾金陶架起机枪准备射击。曾金陶是副机***,机***由于胆怯,已经跑了。曾金陶背着机枪准备找地方架起来,突然迎面和一个人撞起来。
  他对着对方大喝,“哪个部分的?”
  对方回答,“直属中队的。”
  曾金陶一听明白了,对方是***,扭头告诉班长准备跑。
    哪知道对方也回问他们,“你们是哪个部分的?”
  曾金陶对着大雾中回答,“也是直属中队的。”
  对方一听,让他们过去一个人帮忙。“还过去一个人呢,我们就是黄珏武工队的,哪来的直属中队,哪能过去啊,还不跑。”
  曾金陶和剩余的队友跑了一段距离之后,对着刚才走过的地方架起机枪扫射,“我也不知道杀死多少人,大雾,2里之内的地方都看不清。”打完之后,他们不敢靠近***的队伍,对方也不敢靠近曾金陶他们,因为都无法估摸对方有多少人。
   
    班长走了

  大雾中,许多黄珏的村民还在搬粮食。听到枪声之后,村民们扔下粮食赶紧去逃命。
  ***将中队的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抢粮,一部分打仗。
  当大雾渐渐散去,大批***发现曾金陶他们的行踪。班长李贵朝让部分队友先走,剩下他和曾金陶等五人在后面掩护。
  曾金陶背着机枪,班长李贵朝背着两把步枪。为了躲过***的视线,曾金陶他们五个人从河中淌过去。身后的枪实在太重了,曾金陶和班长在靠近河岸的时候,已经没有力气继续往前游,双双落在水中。
  同样掩护的三个队友发
Tags:人物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报纸封面】扬州美女 季晨菲 魅.. 下一篇【记者调查】近18万房屋维修基金..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