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家庭农场”观察(三)
2013-07-05 15:42:47 来源: 作者:严柳 【
导读: 10000斤桃子,每斤最高售价18元;3000斤杏子,每斤平均售价13元。还有即将上市销售的李子、柿子和土鸡等农产品,记者试图为农场主谢正鹏算笔丰收账。但他却认为,现在根本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作为媒体宣传的扬州首批家庭农场的场主,谢正鹏认为现在农场最缺的还是钱。

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朱晗的直接帮助下,在工商部门经过预先核准名称、提交登记材料、实地勘查验收等程序后,谢正鹏“家庭农场”的手续很快办妥。
    拿到营业执照之后的五六月,“邗江区珠玉瓜果香家庭农场”首次对外销售桃子和杏子。因为农场本身倡导的就是“绿色”、“有机”概念,所以引来了不少前来批发的商贩。“说实话,如果果树一次农药都不喷洒,最后很可能是全部被虫蛀光。我们只是尽可能的减少喷洒农药的次数,尽量使用有机肥料。”在谢正鹏看来,“实在”是他为人最大的特点,他不愿意以撒谎来获得消费者,农产品做的就是良心产业,他希望自己的家庭农场能够实实在在的为附近的村民带来一些收益。
    在继谢正鹏等首批农场主之后,家庭农场的登记注册工作已在全市范围内推开。

待解的问题
   
    谢正鹏估算,今年家庭农场能够为全家带来6万元的纯收入。但是,与过去支出的成本相比,这6万元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对于他来说,“缺钱”可能成为近几年的“主旋律”。
    家庭农场实行企业化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谢正鹏认为,现在的生活多了农场,也意味着多了个经济来源,但却感觉到非常累。“现在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所以没有提到税收的问题,但是作为个体工商户,理应办理纳税登记手续。”将农产品变为了商品,纳税意味着成本增加,谢正鹏感到心里没底。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曾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
    意味着,未来的家庭农场发展,将会越来越规范。而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江都的家庭农场登记已经超过17户,高邮超过了16户。以江都为例,具备家庭农场性质的经营户约2600户。
    有农户反映,现在的家庭农场营业执照申请似乎已经越来越“不容易”。5月中旬,扬州市委农工办、市工商局联合下发文件,就申请设立家庭农场的基本条件及程序、家庭农场工商注册登记所需材料等作了明确规定。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无常年雇工或常年雇工数量不超过家庭务农人员数量),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以家庭农场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占80%以上),具有农村户籍的经营主体。
    申请人必须出具经县级农工办审核确认的《家庭农场经营资质证明》,方可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法定身份”。文件还对强化金融扶持、家庭农场在生产经营技能、财务管理、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风险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而在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

Tags:扬州 农场 问题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马瑞芳:另一个视觉的妙解 下一篇"择校”之困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