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央视“狗咬人超6万起”说法遭质疑(三)
2013-07-12 09:45:30 来源: 作者:张宏兵 【
导读: 6月30日,央视“焦点访谈”播放的一则有关狗伤人的报道中,以“扬州去年狗咬人事件超过6万起”的说法作为背景资料。 然而,这一讯息在社会广为流传后,却一下子引发了不少人对数据的诸多质疑,一时间网上关于数据是否可信的争论不断。 这一说法从何而来?数据是否准确?扬州犬只管理工作如何?日前,记者多方走访,试图探清争论背后的真相。

了6万只疫苗被当成6万人被伤了,忽略了一位伤者要连续接种几只疫苗。

[“狗伤人”之治]
    相关资料显示,狗伤人的事情在扬州每年都会发生,在全国范围内也普遍存在。而对犬只饲养等方面的管理,被认为是防止狗伤人情况发生的主要方法。
    据说,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公安机关历时一年多调研并草拟了养犬管理文本,经听证程序由“立法”咨询员、监督员、基层代表等多方论证,扬州“市区养犬管理暂行办法”于2010年年底出台。
    而此前的犬类管理的相关地方规定,因与2004年实施的《行政许可法》相抵触,在《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后废止。犬类管理的地方规定废止后,只能依靠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对狗伤人等情形进行查处,而对饲养宠物犬、遛犬、犬类卫生等则没有很好的管理手段。
    2011年,扬州又颁布了“市区养犬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开展养犬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为犬只登记发证,随后又开展了收容遗弃犬、野犬,捕捉无证犬,捕杀狂犬,查处非法犬只经营行为和取缔非法犬只经营场所等工作。
    “‘养犬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各个部门的分工,属于比较完善的地方管理依据。”一位曾参与暂行办***证的法律人士对记者说。
    事实上,在该办法出台之初就暴露出“强制性”不够的问题。
    “市区养犬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实行养犬免疫登记和强制免疫制度。为此,按照责任划分负责犬只的免疫、检疫和防疫登记的畜牧兽医部门在市区设立了10个动物狂犬病免疫服务点。
    据畜牧兽医站相关负责人9日透露,时至今日,市区接受免疫的狗只有不到两万条次。“虽然暂行办法规定了强制免疫,但是我们对不免疫者也几乎没有强制办法。”
    在上述法律人士看来,缺少“强制性”与暂行办法缺少“上位法”支撑密不可分,也决定了参与管理的行政机关在执行规定的一些条款时可操作性不强。
    这位人士说,以养犬条件之一的“与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或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签订了养犬责任书”条款为例,如果养犬拒不签责任书,相关责任部门只有进行劝说,并无其他更可行的办法,这样势必带来责任部门的工作量大增,对相关责任部门来说基本无法去完成。记者注意到,暂行办法中有不少类似条款。
    “管起来总比不管好。”7月9日,家住石油山庄的田女士表示,除了规定的约束,狗主人的自律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让狗伤人的事情越来越少。

Tags:狗咬人 扬州 数据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美国女孩的扬州寻亲之旅 下一篇新闻广播《直击龙卷风》直播纪实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