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生活·百姓]老店去哪儿?——老照片唤醒城市尘封记忆
2014-04-04 11:49:51 来源: 作者:肖雯 【
导读:每个老扬州的家中珍藏的老照片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关于人和这座城市变迁的故事。近日,由名城扬州网扫街行动组发起的“老店去哪儿”的民间老照片征集活动,以“草根”方式呈现了扬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巨变,拨动了众多“老扬州”回忆的心弦。

    扬州自古便是舟车不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明清以后更是商铺林立,盛极于世。太多的商号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术和服务方式在长期的经营积累中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文化,伴随着历史掌故与文化沉淀一路成长;也有一些老店,它们历尽沧桑影响甚远,但由于时代文明的不断进步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至今提及仍能在现代的时空中追忆出历史的韵味。
    每个老扬州的家中珍藏的老照片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关于人和这座城市变迁的故事。近日,由名城扬州网扫街行动组发起的“老店去哪儿”的民间老照片征集活动,以“草根”方式呈现了扬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巨变,拨动了众多“老扬州”回忆的心弦。

老店勾起无数老扬州的回忆

    人的记忆永远赶不上城市的变化,好在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还能将时间定格,让过去的岁月以比较直观的形象留给后人。富春茶社、大麒麟阁、菜根香、三和四美、绿杨旅社……一张张黑白发黄的图片和一行行浸透沧桑的注释,在吸引众多网友关注的同时,也带着人们穿越历史,重温扬州曾经的风貌与辉煌。
    在扬州,有一条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扬州城沧海桑田的变化,这条路就是国庆路。这条路起初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而命名的一条街名。百年老店富春茶社、大麒麟阁、菜根香、老字号扬州三把刀店、三和四美等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国庆路两侧。现如今漫步于国庆路,依然一片繁华,但是更多的老店今非昔比,经营惨淡。
    当扫街组将一些仅存的老浴室、***店现如今的照片发布于微博、名城扬州网论坛时,在网友中引发激烈讨论,大家纷纷回忆过往的乐事。
    @西城邓迪:“红星刻字店——是国庆路上靠着大麒麟的那一家么?不知多少年前在那儿刻过闲章呢,老店是记忆中的无奈。”
    @鱼妖的泪:“记得红星***店的隔壁有扬州笔庄和乐今园,买过大白云和宣纸,吃过炒面。”
    @我爱吃干拌:“最怀念的莫过于广陵路上的冷饮店,那些年吃了不少冰砖。现在这样的小店已经没有了吧!”

扬州老浴室,仅存五六家

    所有照片中颇受关注的莫过于“泯灭”的扬州老浴室,在很多老扬州的心目中每天一把澡的生活才是真的惬意。扬州的老城区,有好几处老澡堂子,名声极响,巷子里的老爷子们都愿意去那里泡澡。位于扬州三义阁的永宁泉浴室、埂子街(今甘泉路)的三元浴室、教场的中央浴室、古旗亭三星浴室、甘泉路仁丰里的双桂泉浴室、湾子街的双福泉浴室等等在那个时代都相当出名。
    老浴室多集中于背街狭巷,民居环绕四周,不少老浴室跟中高档沐浴场所相比,外观显得非常破旧,卫生环境、交通等问题也难以改善。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共浴一池也显得不那么卫生。高档休闲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林立城市的每个角落,大多年轻人都选择一人一笼头的淋浴方式。位于老城区的这些老浴室也逐渐无人光顾,生意惨淡。现如今,扬州的“地火龙”也仅剩双桂泉、永德泉、裕德泉、三星浴室四家。
    烟花三月下扬州之际,当游累了的游客们想体验一下老扬州“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快乐似神仙的生活时,却很难觅得那些带有市井文化特色的老浴室。他们是扬州沐浴灵魂所在。

活动创意源自怀旧风盛行

    据名城扬州扫街组的负责人介绍,此次“老店去哪儿”活动创意主要源自近期“怀旧”风的盛行,这也是新传媒时代网络媒体对扬州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挖掘和整体回忆。扫街行动组的负责人还表示,征集照片对于图片拍摄质量并无过多要求,题材范围也不局限于寻找老式的地标性建筑,而是更侧重不同时期“人与城市老店之间的感人故事”。“毕竟,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城市,都因生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记忆。这不是官方的资料或媒体的记录就能全部代替的。当一个社会的物质、科技变化太快,人们有时难以‘消化’的时候,‘怀旧’就是现代社会对人的一种消费和抚慰。”
    扬州这座城市有太多人的童年,有太多城市的历史。许多摄影爱好者已在默默行动,希望能多拍一些老店的照片,以供日后怀念。曾在这些地方生活的市民,或许期待新的建筑、生活空间快速形成。但当这些砖瓦的记忆真正被推倒时,他们脑中的记忆却不会消失。这种记忆,只能通过传媒的影像,来确认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现实生活。

“穿越”街景看扬州变迁

    印象中,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喜欢怀旧,可近年来许多年轻人的怀旧风也在兴起。活动发起后,一组名为《老城映像》的扬州照片在微博和名城扬州网论坛迅速走红,这些照片将同样地点的新老照片拼接在一起,猛一看有种时光穿越的感觉。东西走向的东关街,一边是略显破败的城门,一边却是现代人拿着手机悠然闲逛;高大的人民商场,行人都在骑着自行车,车后跟着的却是现代摩登的电动车;扬州的地标性建筑文昌阁,一边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批斗画面,一边却是现代汽车飞驰而过……
    拍摄这组照片的是扬州大学信息学院大二的学生叶克平。记者了解到叶克平并不是地道的老扬州,出于对扬州古城的喜爱,他耗时一年走遍扬州大街小巷。拍出多张这样的怀旧照片,然后通过拼接技术将新旧照片“合体”给人以视觉上的“穿越”。叶克平告诉记者,由于爱好摄影,没有课的时候,他就经常骑车去扬州的大街小巷转悠,拍一些扬州的照片放到网上。他还告诉记者,一些朋友甚至是因为他的图片慕名来到扬州。



Tags:扬州 老店 老照片 记忆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生活·收藏]也谈扬州的石狮与收藏 下一篇[生活·美食]青团不易寻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