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扬州艺坛点将录]是真名士自风流——朱福烓的诗酒人生(二)
2014-09-09 09:50:53 来源: 作者: 【
导读:饮 者 书法《秦少游诗》 先生善饮。我曾戏问他此生已喝掉多少白酒?先生粲然一笑,“估计有一个瘦西湖了吧。”坊间流传一则逸事:先生壮年,某晚酒归,夫人嗔怪,拒之门外。他便解衣袒腹,在院中条石上沉沉睡去。东方既白,先生醒转,只见条石下面,..

饮 者

书法《秦少游诗》


    先生善饮。我曾戏问他此生已喝掉多少白酒?先生粲然一笑,“估计有一个瘦西湖了吧。”坊间流传一则逸事:先生壮年,某晚酒归,夫人嗔怪,拒之门外。他便解衣袒腹,在院中条石上沉沉睡去。东方既白,先生醒转,只见条石下面,黑影绰绰,原来是蚊虫吸血,醉落风尘。为此,熊百之先生曾戏作《善饮者》记之:

谪仙邀月饮,对影人不独。
东坡或举觞,不肉且呼竹。
今有福烓兄,畅饮时袒腹。
午夜酩酊归,朦胧庭石宿。
人醉虫亦醉,叮蚊落扑簌。
不负满房书,醒后把卷读。
读至快意处,举杯吟一曲。
适与古贤会,身心爽如沐。
白发伴诗酒,灯红窗纱绿。

    先生喝酒,颇有古风,饮至酣处,赤膊袒胸。一般中午白酒,晚间黄酒,夏日则添啤酒。先生偏爱白兰地。他说此酒有种特殊的异香,冬季可兑热茶,夏日可加冰块,爽口之极。先生善饮,但不耽酒,外出赴宴,往往定量,不敬不劝,独得其乐。
    我最喜先生微醺后的状态,这又让我想起曾褀先生。林斤谰记载,汪曾祺晚年,家人限酒。某次拜访,见汪先生脸色发暗,目光呆滞,就劝汪夫人“还是让老头喝点吧”。果然,一杯入喉,汪先生容光焕发,两杯下肚,妙语如珠,酒力使然也。朱先生平时不苟言笑,话语亦少,但是酒酣之后,便换了容颜。
    有次我邀几位书法前辈饮宴,席间有阮衍云、蒋永义、姜桂林诸先生,大家分茶筛酒,谈书论画,其乐融融。朱先生高坐主席,酒过三巡,人已微醺。再加上老友叙旧,不拘形迹。只见先生臧否人物,月旦是非,豪气干云,生平无有此快也。席散之后送先生回家,随意闲聊,我问“听说某先生脾气很坏?”朱先生哈哈一笑,昂然说道,“这个场合,也只有我可以高谈阔论!”
    先生酒后一派天机。有次宴归我送至楼下。他按下门铃,女儿在门内应声。先生捏着嗓子,学女生嘤咛作态,随即哈哈大笑,古稀老人,烂漫如此,让人想起魏晋名士。有次,我偕先生与保华老师去苏州采访。晚饭在松鹤楼,酒足饭饱,闲步街头,凉风习习,不亦快哉。先生忽作势拍我,“格小娘子白白净净,好白相哉!”吴侬软语,令人喷饭。先生兴起,学几句苏州评弹,拿腔作调,惟妙惟肖。
    那次采访,是约先生编撰佛寺楹联一书。我们走遍了江苏省十三所全国重点寺庙。在那家寺庙采访时,佛堂安排素斋,晚间宿在庙内。我们出去散步,先生问我,车上还有没有酒,我说有,他笑着做个饮酒的手势。我们便到超市买了两包卤汁豆腐干,一袋油炸花生米。
    夜半寺院,一片漆黑,森森庙宇,阒静无声,寮房内一灯如豆。我们干脆移座回廊。我不善饮,但还是陪先生倒了一杯。时值酷暑,在庙内对饮,颇感诡秘。透过回廊天井,夜空寥阔,月明星稀,未几,寺内的钟声缓缓敲起,回音浩渺,飘飘荡荡,似从极远处传来,个中况味,终身难忘。
    2010年春天,先生染恙住院,病急无端,毫无征兆。检查后才知,是糖尿病并发症。我去医院探望,先生浑身插满管子,非常无辜的眼神看着我。我问他感觉怎样?他痛苦地说,医生关照,以后再也不能喝酒了。
    病愈出院,半月之内滴酒未沾。其后,遵医嘱可以略喝些干红。再后来,一天一顿白酒,继而便恢复如常了。
    听说先生在五十岁前抽烟也盛,后来发誓戒掉,从未沾染。惟酒之嗜好,深入骨髓。陶渊明在《孟府君传》中记讲述他外公孟嘉的一段故事,“(桓)温常问君(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之:明公但不得酒中趣耳!”。《世说新语》中说,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得谓名士。我想,像先生这样魏晋风度,充满机趣,没有美酒岂不大煞风景?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扬州艺坛点将录]是真名士自风流.. 下一篇[扬州艺坛点将录]是真名士自风流..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