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特别报道]一条微信引发扬城爱心潮
2015-03-20 11:10:45 来源: 作者: 【
导读:“扬州新闻频道”公众微信平台发布的一条简单微信,一天的阅读量超过10万,更带动许多网友伸出爱心之手,帮助一位靠街头卖薄饼独自抚养孙子的老人。

“嗒嗒糍”爷爷网上蹿红
    “卖‘嗒嗒糍’的老人想对大家说一句:谢谢你们!”3月14日下午16点52分,我们《扬州广播电视报壹周刊》新闻版公众微信平台——“扬州新闻频道”发出了一条微信,讲述了东区一位老人在失去三位亲人后,自力更生供孙子上学的感人故事。没想到网帖迅速蹿红,很快引来大批网友的转发跟帖,“刚才去过老爷爷那里了,人真多啊,老爷爷忙得笑眯眯的。今天的天气不太好,希望老爷爷能早一点回去休息。”网友“小绿朵”如是说。网友“Ellen”转帖时感慨,“朋友圈都转疯啦,我住在东边,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他的生意。”
    一万、两万、三万……第二天一大早,记者打开微信发现,才短短十几个小时,这条微信的阅读量已经超过8万次。卖“嗒嗒糍”的老人怎样了?尽管当天是休息日,记者还是骑车赶到了老人摆摊的地点——江阳东路(跃进桥大转盘向南500米),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感动了:在老人卖 “嗒嗒糍”的摊点前,前来买饼的市民排成了长队,大家都是看到微信特地赶来买饼的,想为老人做点事。
    陈素玲在一边已经等了快一个小时了,她是江都人,一早就开车接了三位同学来照顾老大爷的生意。她告诉记者,前一天看到微信后,忍不住将链接发在自己所在的几个微信群里,同时发了一段语音,“老爷爷很可怜,大家帮帮他吧!”初中同学群里立刻有人响应,“我们明天早晨就去买‘嗒嗒糍’。”“我去不了,发个微信红包给你,你帮我带给老大爷。”平时很安静的微信群,3月14日这天晚上特别活跃。
    人群中,除了住在周边的市民,还有大老远从杭集、方巷、施桥以及杨庙等地赶来的网友,许多人来了并不买饼,只是将钱递给老大爷,嘱咐他注意身体。大家你20元,他100元,多的有1000元,仅仅一个早上,老大爷就收到了爱心捐款2500多元。
    住在跃进桥附近的吴女士赶到现场帮朋友捐了200元给老大爷,现场就发了一条带图的微信朋友圈,“菲菲,我帮你将心意带给‘嗒嗒糍’爷爷啦!”不一会儿,她又折回来,因为有朋友发现她在老大爷摊点前,让她帮忙再带点心意。早晨十点多,一位附近商家的负责人看了微信之后赶过来,给老人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老大爷,你以后的午饭,都由我们负责!”
    “谢谢,谢谢你们!”老大爷捧着饭盒,浑浊的眼睛里写满了诚恳,这个淳朴的农民,只能用最简单的词语来表达他最深切的谢意。
    等候买饼的队伍越来越长,“扬州新闻频道”微信的点击量还在攀升,到当天晚上,阅读量已经超过10万,距离记者发出微信才20多个小时。


卖“嗒嗒糍”供孙子读大学
    “嗒嗒糍”是用鸡蛋和面糊烤出的一种薄饼,扬州的传统小吃。
    “嗒嗒糍”老人名叫徐安祖,高邮汤庄镇友好村人,22年前,老人的孙子出生才18天,儿媳妇就因病离世;孙子14岁那年,老人的儿子又因为得了肝炎无钱治疗,撒手人寰;此后,老太太承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伤痛,也离开了人世。
    三位亲人相继离世,还留下了六万多元的债务。从此以后,徐安祖老人就与孙子相依为命,这么多年来,他靠在扬州卖“嗒嗒糍”维持生计,将孙子拉扯大,现在孙子已经是无锡一所大学的大二学生。
    “哒哒糍”的模具一个有五斤多重、两个就是十多斤,制作的时候需要双手握住模具交替往炉子上烘烤,而这样的动作,徐大爷每天要重复上千次。徐大爷的“嗒嗒糍”一袋16个,卖5元,一个小时最多只能做三袋,徐大爷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有将近70元钱的收入,通常40元左右一天,生意差的时候一天只有10多元。
    在附近摆水果摊的朱先生告诉记者,老大爷在这里摆摊五年了,每天风雨无阻,早上8点出摊,晚上6点收摊,“有一天下大雨,我喊他早点回去,他不肯。我们都回去的时候,他还缩在这里。”网友“阿福”在转发微信时表示,“城管们了解到老大爷的遭遇,他们在劝老大爷不要占道经营时,都自己掏钱买光老人家做好的‘嗒嗒糍’。”
    徐大爷现在租住在施井路附近一间不到七平米的小屋里,记者注意到,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几块砖头搁上一块木板就是床。徐大爷说,每个月80元的房租都是高邮的一位好心人付的。为了供孙子上大学,徐大爷平时省吃俭用,为了多留些钱给孙子,他每天只允许自己花7元钱,一个月也吃不上两三次肉,在扬州这么多年,老人连一块烧饼都舍不得买。
    “扬州好人多呀,房租、水电费有人帮我给,现在还有人给我捐钱,给我一口饭吃……”说到这些好心人,徐大爷眼眶有点红了。
    “‘洋性’的扬州人真有爱:‘嗒嗒糍’爷爷今天很忙!” 3月15日17点53分,“扬州新闻频道”公众微信平台发出了有关“嗒嗒糍”爷爷的第二条微信。当晚阅读量就过万,网友“范米来”转帖时连发了三个大哭的表情,“想不到老爷爷住的环境这样差,好心酸。老大爷真坚强,他没有乞讨,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挣钱。”


高邮探访揭开网友疑问
    “老太爷没有其他子女吗?他的孙子都读大学了,为什么不做点事减轻爷爷的负担?” 3月16日一大早,网友“小佩佩爱吃鱼”在帖子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网友“长颈爱小鹿”认为,“政府应该为老人家做点事,不能只是靠老百姓的爱心,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带着网友的疑问,3月16日,记者来到徐大爷老家——高邮汤庄镇友好村了解情况。友好村的村支书周高兵告诉记者,徐大爷家是村里的特困户,村里一直按上限对徐家进行救助。徐大爷的孙子每个月有五六百元的孤儿家庭抚慰金,一年六千多元。
    徐大爷的的家是村里唯一的平房,推开锈迹斑斑的大门,记者看到斑驳的墙上挂着几位亲人的遗像,靠房门的一侧,贴满了徐大爷孙子的奖状,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徐大爷还有一个女儿,叫徐友红。自从徐大爷的儿子得了肝炎之后,徐友红就将年幼的侄儿带回身边抚养。徐友红告诉记者,侄儿很懂事,从初中开始,只要有空就去当地的鞋厂打杂工赚钱,减轻亲人们的负担。现在,小徐在无锡读书的生活费,除了徐大爷每个月给的两三百元,其余都是由徐友红和其他亲戚一起负担的。小徐的高中班主任老师,还提前为他申请了助学贷款,解决了一年五六千元的学费问题。
    徐友红告诉记者,老父亲很少回家,扬州到高邮汤庄的车费一趟20元,来回要40元,老人舍不得花这个钱。除了天热回来种田,徐大爷只有过年才回来几天,大年初二就又回到市区摆摊。
    “哒哒糍”爷爷走红网络的消息也传到了无锡,“感谢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也帮助我爷爷。”孙子小徐在电话里表示,自己唯有努力读书,才能报答网友对他们全家的帮助。小徐告诉记者,他周末也从来不休息,一直在无锡打零工挣钱,想减轻一点爷爷和亲朋好友的负担。


媒体互动让爱心有序接力
    “两种不同的‘嗒嗒糍’都涨了1元,其中不加夹心糖的还比之前少了5片。”3月16日11点45分,网友“韩梅梅”发帖善意提醒,“涨价会让人产生误解呢。”记者再次来到徐大爷的摊点前,眼睛满是血丝的徐大爷解释,“最近买的人太多,忙不过来,就涨价了。”徐大爷告诉记者,3月14日晚上,熬夜一宿没睡做订单;3月15日晚上,做到凌晨一点多,一晚上只睡了四个小时,就起床继续生炉子、和面、烤饼,但是大家太热情,订单根本无法完成,所以一早起来决定以涨价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忙碌。当记者将一些网友的不解转述给徐大爷之后,老人家满是皱纹的脸上全是愧疚,“我现在就恢复原价,我对不住大家!”
    “大家的心意是好的,但蜂拥而至的爱心,会让老大爷比以往更辛苦。”扬州市委党校教授、哲学与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刘澄建议大家献爱心要有序,心中长存善念,让爱长久传递下去,最好有慈善组织来长期关注老大爷的情况,才是对他最大的善意。”网友“名扬君”也跟帖表示,“这需要大家的长期支持和帮助。”
    “‘嗒嗒糍’老人的信息来源于网络,通过传统媒体人的实地采访,将更准确的信息再反馈到网络中去,使得新旧媒体深度融合,形成新的舆论格局,传统媒体的加入,让新闻更加具有公信力。”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杨健表示,现在,自媒体无处不在,但由于缺乏专业性,对事实了解不全面,传播时甚至带有情绪化,比如对于老人涨价这件事,让老人受到质疑,认为老人在消费大家的爱心,其实不是这么回事。“要将新媒体的传播力与传统媒体的真实性、权威性相结合,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两天时间,徐大爷收到逾万元的捐款。
3月16日17点22分,扬州鼎兴国际旅行社负责人与记者取得联系,表示愿意资助老人孙子往后的学费与生活费。徐大爷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请记者将他的谢意带给大家,“让你们花钱了,对不住你们,你们舍不得我老人家,我真的很感谢你们!”               

【记者手记】温暖微信的“蝴蝶效应”
     
    一条7张图片、822个字的微信,在扬州城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是我在发布这条微信时始料未及的。仅仅20多个小时,阅读量超过十万,并引发线下网友的爱心潮。而扬州电视台《关注》、《扬州新闻》以及《今日生活》等栏目的跟进,进一步给越聚越多的爱心推波助澜。传统媒体的加入,扫清了市民对网络信息的半信半疑;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方式,又将传统媒体的权威报道送达更多市民眼前,一个以“爱”为主题的新闻事件就此形成。 短短两天时间,市民自发捐助超过万元,还有爱心人士给我们的微信平台留言,表示愿意给小徐提供在无锡打工的机会。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人、一位朴素而平凡的劳动者家庭,就这样在转瞬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大家奉献爱心的对象,这点点手指的“微善良”所带来的“蝴蝶效应”,让人倍感温暖。
    扬州是一座大爱之城,希望这份爱能长久地传递下去!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闻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社乱象调查 下一篇[新闻调查]废旧家电市场乱象调查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