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新闻调查]“乡村游直通车”通向何处?
2015-04-24 18:14:40 来源: 作者: 【
导读: “烟花三月”扬州进入最美旅游季节,外地游客汇聚扬州,各大景区人潮涌动;新近出发的“乡村游直通车”,能否助力乡村游与城市旅游协调发展。

   
    乡村游渐“热”
   
    4月18日上午,邗江方巷镇沿湖村迎来了两辆满载游客的乡村旅游直通车,100多位市民来到这个远郊的渔村体验渔文化、品尝渔家美食。“旅游团来了,满满两大车子人!”见到游客,年近花甲的女村民潘玉红欣喜地表示,渔业村的旅游有希望了。“我一大早就起来扫水泥路了,比平时扫得更认真,连小石子都要扫掉,就为给游客留下好印象。”
    位于邵伯湖西岸边的沿湖村是一个传统的渔业自然村,近年来开始发展以渔民特色饮食、水上传统劳作、湖区生态为主要内容的“渔文化旅游”,尽管偶尔也有一些本地的自驾游游客前来游玩,接待上百人的旅游团还是“头一回”。近日,市区开通发往江都、邗江、高邮、仪征、宝应等县市区的5条乡村旅游线路,市民只要花30到90元不等的费用就能欣赏到分布在美丽乡村的多个景点,沿湖村的“渔文化旅游”则是邗江乡村一日游线路中的一个景点。
    “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充满生活气息。”刚走下旅游大巴,市民董先生驻足远眺,情不自禁地感叹说,没想到乡下的景色还真不错,30块钱花得值!住在市区的董先生,每到节假日都会约上三朋四友出去游玩,近年来游览了国内不少知名景区,逛遍了市区大大小小的景点,却感觉自己“口味越来越特别”了。“我是随旅游直通车下乡寻找年轻时的记忆的。”59岁的董先生告诉记者,他年轻时曾“下放”到渔业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得知乡村旅游直通车的游览线路中有体验渔家生活这一项,便与几个老朋友相约报名。在沿湖村的“渔文化博物馆”, 董先生看着各种捕鱼工具,听着导游讲解邵伯湖渔民们过去的生活,几十年前的那段特别记忆“像放电影一样”浮现……“我最喜欢吃‘湖鲜’,还有去农业观光园采摘和品尝水果蔬菜。”与董先生同行的市民朱女士表示,乡村的“绿色”对她很有诱惑力。
    乡村旅游直通车将游客们不同的“兴趣点”融合到了一起。朱女士等游客表示,旅游直通车将分散的景点串联起来,比自驾去省时、省力。“自驾去乡村旅游,最烦的是路怎么走、车子停哪等问题,现在跟旅游团去就轻松多了。”
    市旅游部门统计显示,部分乡村旅游线路去年10月1日试运行以来,已经累计吸引近4000人次前往游玩。“每周有100多位市民报名游玩邗江乡村游线路。”4月17日,负责运营邗江乡村游线路的某旅行社负责人徐丽珠表示,由于报名的市民较多,她们将发团时间由原来的“每个周末”调整为“凑足10个人就走”。“ 3月27日有上千人报了‘高邮菱塘—仪征天乐湖’这条乡村游线路。”某旅行社负责人张健表示,最近每周都有百名游客下乡游玩。
   
    传统乡村游“转型升级”
   
    “乡村游直通车被更多的市民接受可谓水到渠成。”市旅游局旅游促进处处长程嘉同表示,乡村游直通车将文化游、农业观光游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旅游体验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旅游产品,满足了更为广泛的需求。“我市近年来一直谋划发展乡村游,各个县市区结合各地的特色打造出了一批景点,为多形式组合奠定了基础。”在程嘉同看来,传统的“农家乐”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民的旅游需求,“更高级”的旅游景点组合是乡村游的“必然选择”。不过,受访的旅行社负责人普遍认为,目前的火爆主要是受“低价”因素的影响,而非旅游产品有多好。
    事实上,粗放式发展的“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游,也曾受到市民的青睐,不少“农家乐”凭“一招鲜”赚得盆满钵盈,但“火爆”的背后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节假日来我们这吃农家菜的人太多了,很多时候翻了两次台还是安排不过来,无奈只得跟客人打招呼。”沙头西江生态园内的餐饮项目负责人叶先生向记者抱怨,由于接待能力有限,有些送上门的生意也做不成,想扩建餐厅又有规划、土地等政策的限制。“我们曾组团去农家乐,对方没能力接待,最后只好临时换地方。”徐丽珠曾遇到这样的尴尬。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分散在乡村的文化类等其他景点,由于景点打造不够、宣传推广不力等原因也少有人问津。
    “通过乡村游直通车推广有价值的景点,让市民了解自己身边‘还有这么好玩的地方’。” 市旅游局发展规划处处长朱晓晴表示,这些景点将通过“口碑相传”等方式为更多人所知,推动乡村旅游由“农家乐游”向“乡村特色观光游”转变。朱晓晴表示,这一转变对城市“大旅游”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乡村旅游转型将带动更多的市民就近休闲旅游,释放城市旅游空间,实现与城区旅游的互动和协同发展。“我市的主要景点多集中在市区,且以文化生态观光游为主,乡村旅游与市区的景点实现互补和梯度发展后,还能吸引部分外地游客进行深度游。”
   
    乡村游短期难成气候
   
    “新开通的几条乡村游线路都是经过筛选,围绕市民关心的乡村游热点拟订的。”朱晓晴处长表示,乡村游直通车线路中的景点相对成熟,通过为这些景点输送客源,引导景点提速发展。按照我市旅游业的相关规划,“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在有条件的县市区打造一二个乡村游集聚化发展片区,这种集聚化发展片区具备一定的地域面积范围,生态自然环境优美,农村庄台风貌好,有景区依托,并配有若干个乡村田园特色农庄,“打造乡村游集聚化发展片区,将实现乡村旅游的‘突破’,也是为发展乡村度假游以及更高层次的乡村生活体验游做准备。”
    “乡村游最终的目标群体除本地人外,还有外地的自驾游游客。”朱晓晴表示,接待这一群体需要各个景点在餐饮、住宿、休闲等方面有较为完备的配套,将会带动更多的农村居民实现就业、增收等。
    事实上,市旅游部门主导的乡村游直通车只是“起点”,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一边是运营乡村游直通车的旅行社普遍“叫亏”;一边是个别景点酝酿“收费”。“有些直通车游览线中的景点原本是免费的,现在看到去的人多了,开始和我们提收费的事了。”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表示,乡村游直通车的收费本来就很低,如果门票支出这块上涨,旅行社贴的钱更多。“旅行社愿意做这块市场主要是政府有最高20万元的补贴,线路成熟后能拿到‘优先经营权’,如果支出超预算了,要么向市民多收费,要么调整线路,而多收费可能导致游客数下降,调整线路则意味着景点质量打折”。另外,农村景点的旅游服务和经营意识也普遍不强。“有些景点需要专业的讲解,景点方讲解更合适,可不少景点的负责人嫌麻烦,认为这事与他们无关,而旅行社的导游在短期内无法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徐丽珠表示,不少景点并不积极。 
    记者走访多个乡村游景点了解到,最大的挑战则来自于投入风险方面的考虑。目前的乡村景点虽然由各地政府主导规划,但多是通过招商由企业或个人实行市场化运营。“做规划需要钱,完善配套设施需要钱,虽然这些投入是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但企业每投入一分钱都要考虑回报。”邗江某乡村景点的投资方人士表示,在市场前景尚不名朗的情况下不会冒然投入资金。
   
    如何发展好乡村游?
   
    “政府给运营乡村游线路的政策保护期只有两年,两年后怎么办?”一位旅行社负责人表示,运作旅游线路需要较长的时间。“期待相关扶持及配套政策进一步固化。”
    “乡村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从‘同质化’向‘特色化’转变。”我市旅游业内人士曹先生表示,“不能每个乡镇都有农庄,每个乡镇都发展果蔬采摘游”。在曹先生看来,乡村游景点可以抱团发展,注重与同一地区的其他景点组合,甚至与市内景点进行“打包”。“乡村游直通车用这种方式只组合了部分景点,还有很多景点仍然各自为阵,抱团发展是这些景点吸引游客的最佳发展路径。”
    在朱晓晴看来,各县市区应当做好乡村旅游集聚片区的发展设想和规划,指导和扶持乡村景点进行片区划发展,“还要完善与旅游相关的基本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及进行农产品‘旅游产品化’研究。”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闻调查] 婚庆市场里的猫腻 下一篇【特别报道】十年扬马,让城市“..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