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特别报道】明清扬州城:新旧两重城
2015-05-12 19:08:23 来源: 作者: 【
导读:明清时期,由于战乱,为便于城市防守,扬州先后筑“旧城”、“新城”,形成两城相连,外似一城、内实两城的格局。

   
    “半是新城半旧城”
   
    “旧城四巷”、“旧城五巷”、“南城根”、“北城根”……直至今天,不少老扬州们说起一些历史遗迹和地名来,仍习惯称“旧城”。
     明初,扬州经过长期的宋金对抗、元朝的残暴统治和元末军阀割据后,死于战火和流离的人口很多,城市十分萧条。“按籍城中居民,仅余十八家”,明军元帅张德林认为原有城池(宋大城)虚旷难守,决定利用宋大成西南隅改筑,于是便有了“旧城”。“旧城面积小,仅约1.75平方公里。”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薛炳宏介绍,旧城东起今小秦淮河,西至二道河,南起南通路,北至盐阜路。
    明代中叶以后,扬州滨江临海,交通便利,经济富庶,而且是明政府设立的两淮都转盐运使司所在地,担负着国家盐课征收和漕粮北运等任务,因此成为倭寇骚扰劫掠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城市的生产、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为了防倭抗倭,知府吴桂芳在城东筑城,即为“新城”。“防倭抗倭是修筑新城的直接原因,但旧城的过于狭小,致使大量来扬经商、谋生的外来人口居住在城外,也是修筑新城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扬州古城保护办副主任薛炳宽介绍,新城东、南紧靠运河,北至今盐阜路,西与旧城相连,面积约3.35平方公里。新城建成后,扬州城形成了两城相连,外似一城、内实两城的格局。
    “清代沿用明城。”薛炳宽介绍,现在扬州的老城区就是明清时的扬州古城,面积约5.09平方公里。“这座古城由两座连在一起的城组成,中间有城墙和护城河分隔着。现在城墙早已不见了,只留下‘南城根’、‘北城根’等地名。而护城河还在,就是小秦淮河。”
    小秦淮河把明清两代的扬州城分成新旧两半,也分成了两个世界。“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尽识名。”清初何嘉埏的《扬州竹枝词》形象地描写了新旧二城的区别——旧城住的是读书人,读书人闭门读书,自然是“寥落少人行”,新城住的是富商,商人要外出交往,所以热闹非凡。   
   
    扬州繁华以盐盛
   
    “扬州,历史上曾数度繁华,清代康雍乾时达到巅峰。”扬州知名学者、文物专家顾风介绍,扬州是一座毁得快也复兴得快的城市。
    明朝末年,清兵南下,扬州城里发生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史可法抗清战斗,城破,清兵滥杀无辜,史称“扬州十日”。清初,朝廷采取了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恢复经济的政策,而扬州又兼漕、河、盐三大有利条件,加之康熙、乾隆6次“南巡”,扬州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再度上升,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八大都会城市之一。巨大的资本聚集于扬州,也引起了四面八方众多文人的向往。孔尚任认为天下有五大都会为士大夫必游之地,其中之一就是扬州,文人在这里“登临凭吊,交其文人”,此时的扬州“怀才抱艺者,莫不寓居于此”。
    “‘江省繁丽,莫盛于苏扬’,而扬州繁华则以盐盛。”顾风介绍,扬州与盐业有着不解之缘。从吴王刘濞就“煮海水为盐”,到清康雍乾年间,两淮的盐税直接关系到清政权的经济命脉,扬州盐业之盛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当时每年经扬州运销的盐168万引(400斤为一引),扬州仅盐课一项就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4,这恐怕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匹敌的。”
    盐业的兴盛促进了扬州城市的发展。“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琦,朱橘黄橙香者橼,蔗仙糖狮如茨比。一客已开十丈筵,客客队列成肆市。”清代中叶,扬州再度成为海运和盐运的咽喉,大量来自安徽、山西、福建等地的商人涌入扬州,经营盐、茶、百货及传统手工业产品。当时的扬州城内店铺林立,商业行业众多,各色南北货物种类齐备,并形成许多集中经营某一行业的街市,如服装行业多在多子街、埂子街、彩衣街;首饰业则多在翠花街,还有专制漆器的漆货巷,专售灯彩的新胜街。一些名店也应运而生,如戴春林香粉店、青芝堂药铺,甚至书画也成为商品。
    位于小秦淮河边的教场,曾是明、清时期操练和检阅队伍的场地,后驻军迁移,摊贩云集,教场则成为新城内最著名的商业集中区,店肆林立、百技杂陈,人气旺盛,热闹非凡,宛如一幅微缩的“清明上河图”。小秦淮两岸则成为新城最为繁华的商业娱乐区,沿河茶楼、食肆、书场、名园、浴池众多,被称为是“昔为繁华胜地,歌楼舞榭,栉比鳞次,名仕名妓,风流韵事,盛极一时”,“何为较秦淮而称小哉”。
   
     盐商第一楼
   
    “自古盐商富可敌国”,据记载,当时住在扬州的盐商,“富者以千万计”,“百万以下者,皆谓之小商”。
    “当初扬州盐业全盛之时,扬州盐商的富裕与奢华,非常人所能想象。那些高大的马头墙,精致的砖雕门楼,深不可测的火巷,鳞次栉比的屋脊,宽敞的厅堂,小巧的绣楼……任凭你如何尽情地发挥想象力,都难以复原当年盐商们钟鸣鼎食、门庭若市、日日笙歌的生活场景。”扬州政协文史办主任王虎华介绍,由于外地商人麇集扬州沿运河一带,湖南、江西、湖北、安徽、山西等地会馆纷纷建起。
    古运河北岸的南河下、康山街是盐商住宅、会馆比较集中的地方。这里如今虽已没有过去日日喧哗、夜夜笙歌的繁闹景象,但一排排高耸的古式门楼、一幢幢深宅大屋,依然折射出当年盐商的富豪与奢华。
    位于康山街22号的卢氏盐商古宅,被誉为“盐商第一楼”,是扬州历史上保存较为完整的清朝光绪年间大型盐商住宅之一,为扬州盐商卢绍绪所居。上世纪50年代初,曾为军管营房,苏北军区服装厂就设在这里。1958年大办工业时,成了扬州制药厂,后又被五一食品厂使用,1981年的一场大火使这座清代建筑物精华部分化为灰烬,2007年修复,古宅重获新生。
    4月30日,记者走访卢氏盐商古宅,远远望去古宅青砖黛瓦看似普通,但置身其中,一种“藏富不露”的恢宏之气扑面而来。古宅整体为前宅后园,共有11进,宽敞宏大,用料考究。沿着挂有“卢”字的大红灯笼往里走,从第一进到第四进,天井两侧都分布着小型花园,且布局风格迥异,构思精巧。宅后即后花园“意园”。意园里盔顶六角亭、石舫船、水池相映成趣。园内最后端是书斋和藏书楼,文窗雕户,全木结构,质雅幽静,藏书楼西侧,百年紫藤生机勃勃,依稀可见当年的繁盛之景。
    事实上,除了会馆、住宅,扬州盐商遗迹数量之多超出人们想象,衙署、河道、码头、街巷、桥梁、园林、寺庙……这些遍布全城的150余个扬州盐商历史遗迹,如今依然可见昔日的气度与风采。   
   
    “扬州园林甲天下”
   
    有人说,清代扬州繁华以园林为最。
    “明代扬州园林的复兴,为清代大兴筑园之风提供了条件。特别是扬州设立两淮都转盐运使司以后,全国各地盐商云集扬州,不惜巨资竞相修造邸宅、园林。”知名学者、文史专家韦明铧介绍,清帝康熙、乾隆曾六下江南,六次到扬州,“帝王的驾临,促进了扬州城市的发展,尤其是蜀冈—瘦西湖景区的形成”。
    为迎合帝王游兴,盐商巨贾们不惜重金投入。相传有一次乾隆南巡过扬州,游大虹园(今瘦西湖一带)时,指着一处秀丽的景色对侍从说:“这里很像京里的‘琼岛春阴’(即北海),可惜就少一座白塔!”“以布衣上交天子”的扬州盐商巨子江春听到这个消息,花了1万辆银子买通了皇帝的侍从,得到了白塔大致的图样,立即“鸠工庀材,一夜而成”。扬州人传说这个塔最初系用盐堆成,后来才改为砖砌。
    为了在接待圣驾时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为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众商不惜巨资扩建行宫数处,并在连绵十多华里的瘦西湖沿岸建造了一百几十处园林建筑群,有“三十里楼台、二十四景”之多,时人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几无一寸隙地”,扬州因此以“园林之盛甲于天下”。
    扬州学者朱江于20世纪60年代对扬州的园林进行了全面调查,在《扬州园林品赏录》中对明代以来新城内见诸于史料或有实物可寻的园林进行了记录,共有93处之多。由于受到战争和城市建设的影响,其中的许多园林现已湮没无闻,侥幸留存至今的已为数不多,难窥当年全貌。较为知名的有卢氏意园、八咏园、寄啸山庄、片石山房、平园、小盘谷、二分明月楼、刘庄、蔚圃杨氏小筑、街南书屋、冬荣园、逸圃、个园、小苑、壶园、华氏园等。这些遍布城内外的盐商园林,如今已成为扬城独特的风景线。
 

Tags: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闻调查】 7元学生餐里的“变.. 下一篇【新闻故事】“狼爸”的烦恼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