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专题策划]舌尖上的扬州(1)“包”打天下(一)
2012-06-08 11:48:33 来源: 作者:策划:戴求 【
导读:扬州人的一天,是从“皮包水”开始的。一笼香气四溢的包子,一杯翠绿碧清的茶,这便是扬州人的早晨。这座两千多年的城市,沿袭下来许多安逸的生活习惯,经历了无数历史变迁,也未曾有过改变。

       扬州人的一天,是从“皮包水”开始的。一笼香气四溢的包子,一杯翠绿碧清的茶,这便是扬州人的早晨。这座两千多年的城市,沿袭下来许多安逸的生活习惯,经历了无数历史变迁,也未曾有过改变。即便外乡人来了扬州,也很快被“同化”,入乡随俗,早早起床,感受一天中节奏最慢的时刻——品茗吃茶点。
       扬州茶点中,以包子最为出名。民间传说,包子起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征讨孟获,途经泸水,水瘴气浓,将士病患较多。诸葛亮冥思苦想后,下令杀猪宰牛,将牛肉和猪肉剁成肉泥,和入面里蒸熟,士兵们食用后很快恢复。百姓便传这种食物可以避邪。
       扬州包子有数道褶,最终合成一个圆。扬州人习惯边吃包子边品茶,在享受这种安逸生活的过程中,也品味着人生的波折与圆满。


 01.jpg

  

      
此刻的扬州已入一年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农忙时节,四点多天便亮了。
       金亮华是个老扬州,家住蒋家桥,养成了天一亮就起床的习惯。作为城里人,农事已与他无关,54岁的他还在单位朝九晚五地上班。金亮华家中有一个正读大学的孩子,毕业也就是两三年里的事,用扬州人话说,老金彻底安逸的生活已经看到亮堂了。
       到富春茶社吃早茶是老金30多年的习惯。6月5日早晨,老金和平时一样,踱步十分钟,便到了国庆路得胜桥35号,这八百多米的路程,老金风雨无阻地走了一万多个早晨。
       在富春供散客吃早点的春江厅,老金点了一杯魁龙珠,几个翡翠烧卖和千层糕,一碟烫干丝。在他看来,眼前的这碟干丝味道很清,“只有富春的烫干丝,才能称得上是烫干丝。”大方干切丝,烫一烫,堆成锥形,浇上麻油,顶上点缀一小撮细长的姜丝,味道纯粹不***味蕾,吃完不影响自己去品味别的食物。
       在外地人眼里,来扬州不吃富春包子,就不算来过扬州。富春茶社有120多年历史,其独创的复合茶魁龙珠,配方过去一直秘不示人。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被公开,扬州不少的茶行也卖起了魁龙珠。在通往富春的路上,随处可以见到卖魁龙珠的招牌。据说魁龙珠取材自三种茶,安徽魁针、浙江龙井和富春自产的珠兰。魁龙珠耐泡耐喝,符合了人们“泡”茶馆需求。 
       每逢年末,老金必快递数箱包子给外地的亲朋,但要吃上正宗的烫干丝,老金常在电话里笑着对朋友们说:“这还得劳驾你亲自跑一趟扬州。”
       对富春,老金有无数缱绻之情。孩提那会,富春的包子五分钱一个,一两粮票两个包子。那两个包子带给年幼的金亮华一天中最美味的时光。
       正宗扬州包子馅料很考究,其中重要的一道工
Tags:舌尖上的扬州 美食 扬州 包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1/3/3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专题策划]舌尖上的扬州(2)江湖.. 下一篇【深度报道】汶河古巷游 能否助旅..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