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指尖上的扬州-时代的期冀(三)
2012-09-28 10:18:41 来源: 作者:严柳 【
导读: 传统之于现代,有着一条时间的深深鸿沟。谁能够不断跨越这条鸿沟,就不会被时间所伤。 有的传统工艺一直在与时代同行,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不断调整自己,自我改善,因此其与现代生活几乎没有多少距离。而有的传统工艺因为长期封闭守旧,加上其它诸多主客观因素,导致这种时空的距离越拉越远,技艺也就慢慢濒临失传。 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之源在于创新,传统工艺更不例外。只有创新,才能赋予传统工艺新的生命力,它也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p;   “对于各种基本绳结的牢固掌握,才能利用基本绳结进行多种复杂的绳结变化,才能有所谓的创新。”傅翔认为,要想创新不能光靠心灵手巧,必须还要经常与外界同行进行交流,学习借鉴别人更为先进的工艺手法。
    在借鉴中创新的不止是傅翔的绳结编制,扬州盆景在借鉴了其它盆景流派使用金属丝进行加工造型后,放弃了使用数百年的棕丝。金属丝不但规格齐全,且色彩亦与树皮十分接近。
    在位于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内的扬派盆景园,赵庆泉***的《幽林曲》,不但采用了典型的溪涧式布局,更是大胆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构图形式。树木构图极富节奏韵律,犹如一首优美的乐曲。
    随着时代的发展,扬州盆景师傅们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工艺创新必须紧跟现代人审美情趣的改变,更多的趋向于个性化的创作,它继承了传统盆景的技艺,又有了新的飞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具体的规则,在创作上只要求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采用相应的表现手法。
    在传统扬派盆景“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基础上,不断创新追求自然美。如选用自然树桩,不但缩短了盆景的生长时间,又丰富了自然情趣;又如“云片”布局上,冲破“严整平稳”的家法,模拟高山峻岭苍松翠柏之英姿,体现出了中华儿女不畏***的精神。
    过去的水旱盆景多采用较深的水盆,其表现力受到局限,现改为了浅口水盆,既突出了盆中的景物,又表现了彼岸的效果。而切石机的运用,则使以前许多难以加工的硬石可以根据作者的需要进行切截,从而造出更为理想的造型。
    此外,树种、石种的不断丰富,也为盆景的多样化创造了基础条件。为了迎合市场的创新,扬派盆景甚至已经很少使用到柏树,因为柏树大量在墓园里的种植,会让消费者觉得“不吉利”。使用多年的“松柏”如今大多只使用松树,另外的榔榆、黄杨等长青常绿的树种依然是制作扬州盆景的首选。
    扬州盆景的不断创新,使之不断在国际国内展览中屡获大奖。
    近日举行的第三届的扬州工艺美术创新产品设计大赛的结果很快又将揭晓,比赛要求,玉器、漆器、刺绣、剪纸等扬州传统工艺门类的90多名创作设计人员一天时间内,通过现场看料设计、指定设计专题等方式完成设计画稿并撰写创作思路。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年的创新设计大赛,也许正说明了官方对扬州工创新的迫切期望。
Tags:扬州 绳结 盆景 玉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指尖上的扬州-市场的命脉 下一篇指尖上的扬州-负重的文化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