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旅游“软件”亟待升级——“扬州的夏日”旅游专题报道之三(三)
2012-07-13 10:55:07 来源: 作者:俞晖 【
导读: 如果说精致的城市是扬州的“硬件”,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来扬州,那么扬州的旅游配套服务则是扬州的“软件”,决定着游客来到扬州玩得是否舒心,是否愿意多停留,值得过些时候再与亲朋好友下扬州。

旅游沾上了“污点”。
    与之相比,最近大家关注到杭州一位“最体贴的出租车司机”人气飙升,作为城市流动窗口的出租车行业,的哥余有芳出租车里放了香蕉、桔子、桃子,储备箱里塞满的矿泉水,除了空调,更能享受到嘴上的清凉。
    扬州是否有相关好的典范?记者了解到,我市有一位三轮车夫徐淮,为了能学好英语,向外国客人讲解扬州的景点,一般载外国客人的时候都不收钱,而是让他们教自己几句英语。他利用业余时间苦读景点典故,并且会讲两门外语,靠自己的热情服务赢得游客。
    早在2009年,我市就“运河”沿线相关景点知识及街区景点知识对三轮车夫进行了两期系统培训。在2009年“烟花三月”和“扬州的夏日”活动期间,“三轮车队”成功接待了外地游客包车畅游扬城的任务。
    多数三轮车夫都在每次游客上车之前,把服务项目、服务时间和收费情况跟游客讲清楚。三轮车夫徐淮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表示,随着扬州旅游环境的改善,知名度不断提高,三轮车行业与旅游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三轮车夫们只要加强自律,诚实守信,完全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取得很好的收益。
   
城市典故亟待普及
    在天宁寺的西边亭子里,有一座石碑,碑上用繁体写着“御马头”三个字。
    “为什么这个码头的码没有石头旁?”不少游客经过时会有这个疑惑。7月10日,一位三轮车夫向游客解释,“康熙皇帝五次南巡,每次都落脚于此,皇帝的脚下不能有任何羁绊,所以就将‘石头’去掉,没有‘石头’偏旁,写成了‘马’。”而这样的典故,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
    有游客表示,扬州这样一座古城,街巷特别多,古树名木也不少,其间肯定都有一些典故,如果只能靠导游去讲,或者是出租车司机、三轮车夫讲解,扩散的面就太少了,“为什么不进一步普及扬州的典故?”
    记者了解到,扬州也有做得比较好的典范。汶河街道文化站便根据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编写出扬州评话《汶河古巷话阮元》,汶河街道文化站的负责人介绍,“让游客看到的不仅仅是建筑和街巷,更能了解其中的典故,让古巷在游客的心中活起来。”既让游客看到扬州曲艺,又了解到了很多美丽的传说故事。
    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游客,他们更希望通过一些提示牌看到相关典故。扬州市旅游局副局长王明宏告诉记者,相关的典故普及正在实施中。扬州目前正打算将古城打造成一个完整的5A级景区,其中便包括了指示牌这一块,目前正准备从做的已经比较成熟的双东历史文化街区开始实施。
   
配套设施尚待进一步完善
    “将扬州古城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景点,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王明宏告诉记者,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到解读牌,还有卫生服务、停车场,让游客能够在古城一站一站地游览下去,配套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nb
Tags:旅游地图 配套设施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3/4/4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扬州推出全国首家区域性“O2O”旅.. 下一篇“最扬州”的旅游纪念品在哪?—..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