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扬州艺坛点将录]翰逸神飞通古今——阮衍云先生的书法人生(三)
2014-09-22 11:19:02 来源: 作者:求之 【
导读:扬州书坛,阮衍云先生的书法以格调和神韵取胜,在数十年的墨海生涯中,先生全其心,专其志,从未停止过对书法更高境界的追求,其人生如字,厚重凝炼。


四体皆能 兼善浅刻

    先生作书,四体皆能,这得益他多年浸淫碑帖的功底。历代名帖中,无论是颜、柳、褚、虞,还是二王、米芾,到明代董玄宰、王觉斯,先生下了十足的功夫。碑学中,郑文公、张黑女、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无不窥其堂奥,得其精髓。正如先生自述,“遍临诸贴,不宗一家,自成风格”,故各体书风儒雅、俊朗雄浑,帖意碑道相融、古风新韵互见。
    先生的楷书尤为人称道。1991年,他的《唐诗楷书字帖》刊行问世,流泽覃休,惠人多矣!先生楷书既具唐人规范,又兼备晋魏天趣,端庄而流美。先生楷则,强调线条的凝重,演化了魏碑的雄健。当凝重和雄健两种审美趣味交织一体时,线条的劲挺即被凸现,透露出浑厚、朴茂。
    构成先生书法的另一个方面是他的行草。先生行书,初宗二王,得意米字。后来,他又用楷书的独特手法去处理行书的线条,结构变幻的节奏与行笔变幻的节奏,呈现出诡谲的神秘,笔墨线条犹如舞蹈,充满美感。现任扬州书协主席杨小扬先生曾撰文赞他行草书,“率真且典雅,潇洒又含蓄,威而不猛、刚健婀娜,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先生的隶书吸收了经典汉隶《曹全碑》、《礼器碑》等用笔收放自如、方圆结合、变化多端的特点,于《曹全碑》去其纤秀,而得其沉雄,用力尤勤。
    先生的篆书,取法颇丰。用笔舒徐流走,一波三折,遒丽厚重甚为精到;章法得体、行列有致;风格平和简静,气宇轩然。
    在当今书坛,先生以多才兼备知著。比如,先生临板桥六分半,几可乱真;摹《张玄墓志》神形兼备,他还有画印章的捷才,书法家写就一幅擘窠大字,没有匹配的印章,此时非先生牛刀小试不可。 除书法之外,先生还兼擅浅刻,这几乎是与其书法可以并峙的技艺。
    当年经桑愉老师介绍,先生认识了扬州浅刻名家吴南敏,从其学艺,后又拜浅刻***黄汉侯先生为师,得其衣钵。


象牙浅刻《兰亭序》,颇得书法神韵

    扬州浅刻,是一门刀尖上的书画艺术。玉、牙之面,都能在方寸之间,刻画大千世界。其中,牙刻竹刻,又以格调高雅,情趣天然著称。先生因为具备深厚的书***底,加之天分极高,作品飘逸清雅,颇得文人意趣。
    我曾见过先生象牙板上浅刻东坡苏体,粗细深浅即如法书,浓淡与原迹毫无差异,字体圆转自如,既不失书家矩矱,又惟妙惟肖,神采斐然。先生还曾在一把玉竹扇骨上浅刻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400余字,不疏不密,字迹如同蚊足,但用放大镜观之,间划顾盼生姿,笔笔到位,令人叹为观止。

 

Tags: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3/6/6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扬州艺坛点将录]欲辩真意已忘言.. 下一篇[“12345热线”调查]尚城景观河变..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