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扬州广电报电子刊 -> 导视

TOP

[扬州艺坛点将录]欲辩真意已忘言——安玉民先生人物画印象(三)
2014-09-27 10:48:21 来源: 作者:求之 【
导读: 【记者手记】 艺境:从“能品”到“逸品” 玉民对画事的理解,有着某种天赋的成分,但与勤奋同样不可分割的。而在悟性之中,画家内在的修养和审美能力,尤为重要。 玉民兄是从大草原上走出的画家,博大的草原文化赋予了他纯朴厚道的人..


【记者手记】

艺境:从“能品”到“逸品”
 


玉民对画事的理解,有着某种天赋的成分,但与勤奋同样不可分割的。而在悟性之中,画家内在的修养和审美能力,尤为重要。

    玉民兄是从大草原上走出的画家,博大的草原文化赋予了他纯朴厚道的人格魅力,也造就了他绘画创作中质朴、沉重、悲壮、崇高的艺术特质。

    玉民跟我长聊过他早年学艺的经历,在科尔沁大草原上几十年的沉淀,既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实验的素材基地和关注的视域,也使他不断的探寻和品味草原的底蕴,完全融入这片土地,造就出深邃从容的风格。

    玉民从童稚时就显示出艺术天分。儿时见自然动物,心里就萌生很多联想,见小人书就爱不释手,见动物就反复观摩。也有了一个梦想,要当一位画家,把故乡的一切画下来。他最初的创作,是从速写、素描、连环画开始,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开启了他绘画的萌芽。

    读中学时,15岁就发表作品,从插图、连环画、版画到水粉等,积极参加当地的美术展览。在“文革”后期,每年都有艺人到草原采风,接触了一些有名气的画家并向他们讨教,绘画技艺得到锤炼。也就在那时,他认识了陈丹青、赵奇、胡梯林、刘大为、白敬洲等大画家,因此受到感染,使他矢志不渝地潜心探寻自己的艺术之路。

    和玉民兄交谈,你会感到他是一个随性之人。他温和敦厚,不善虚词,但是谈起艺术却又坦诚激荡,充满豪情。那种果敢、坚定其实来源于长期人物画创作前对人物的阅读,来源于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领悟。

    玉民善于思考。他曾不止一次地向我感慨,创作人物画时的克艰克难。有多少同行半途而废?又有多少画家平庸一辈?首先,从形到神是最艰难的一段;其次研究画法、技法、风格,再将其融入画境,必须咬得菜根,耐住寂寞;最后从“能品”升华至“逸品”,又需要呕尽多少的心血?

    自古以来,画中逸品强调三点:一是笔墨的功力,二是精神的超越,三是境界的深静。玉民的人物画创作,恰恰具有上述三个方面,可谓契默造化,简约深静,幽情秀骨,思在天地。就此而言,玉民已是当代少见的逸品画家。

    我感觉到,在当今画坛既空前繁荣,又存在浅薄浮躁诸多问题之际,玉民兄清者自清,以“耕者”自勉,在作品创作融入市场的同时,保留着对艺术更高境界的梦想和追求,这一点尤为可贵。   


 

Tags: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打印繁体】【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闻故事]阻断了的骨肉情 下一篇[扬州艺坛点将录]翰逸神飞通古今..

  您现在是匿名用户,不能发表您的观点,请[登录][注册]
 

直播扬州